屠妖节(印度)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屠妖节,也叫灯节,是印度教教徒的大节日,也是全印度的节日,时间在印历八月见不到月亮后的第十五天举行,大约是公历的十月或十一月。

关于屠妖节的来历,有着种种神奇的传说。其中最为流行的有以下两种。一种说法记载在著名的兴都史《罗摩衍那》里,说罗摩王子终于打败了十首妖魔王“罗婆”,结束了在森林里十四年的流亡生活,胜利回到阿踰陀国,众人点灯欢迎,此后相沿成习,遂有屠妖节。另一种是“克里希纳”王战胜毒王“纳拉卡苏”的故事。“纳拉卡苏”为害人间,却无人敢于反抗。于是人类求助于诸神,结果诸神派来了使者“克里希纳”王。他在黎明前征服了“纳拉卡苏”,人民欢天喜地,用无数欢庆胜利的火炬驱走了黑暗,迎来了黎明。以后每到这一天都要庆贺光明的胜利、坏蛋的灭亡,便成传统节日。这二说的基本精神大致相同,都是希翼善良战胜邪恶,歌颂光明战胜黑暗。屠妖节又称“点灯节”,要大放焰火,就是一个证明。

在印度,有种种庆祝屠妖节的仪式。影响最大的庙堂庆祝仪式至少要进行五天,每天都念诵具有不同神话意义的经文。第一天是献给教徒的;第二天庆祝“纳拉卡苏”之死;第三天献给财富和繁荣女神“拉丝蜜”,这位女神这天被教徒用灯火接回家;第四天献给地底之王“巴利”,“拉丝蜜”允许他爬出来在光明中生活一次;第五天歌颂兄弟姐妹们的团结。

对于印度教教徒来说,屠妖节是极为神圣的。早在节前一个月,他们就开始打扫房屋,并且在屠妖节那天晚上通宵点燃灯火,以迎接“拉丝蜜”女神降福人间,因为据说在屠妖节前夕“拉丝蜜”女神会到那些清洁和点灯的家庭去祝福。商人们在节日前夕都要清理账目,以便在屠妖节这一天举行祷告仪式后,另立新的账簿。在他们心目中,屠妖节实际也是他们的新年。当然,主要的庆祝活动还是在屠妖节这一天。

节日这天,他们都得早早起身,全身涂上姜油,以表示纯洁与清白。洗过澡,换上新衣,孩子们头发梳得光亮,少女们头上要插上新鲜的素馨花。然后,一家人在“拉丝蜜”神像前祷告。这一天,所有教徒都要盛装到庙堂去祈祷和感恩。妇女们捧着碟子,里面盛着祭奉天神的槟榔叶、槟榔、香蕉、鲜花和香料。祭奉仪式简单而隆重。人们只须双手合十,闭着眼默默地祷告。祷告完毕,教徒们把右掌搁在左掌上,伸向前去,教士们就会把朱砂粉放在教徒的掌心,让他们点在前额,男教徒的前额点上白灰、檀香和朱砂等,孩子们也一样。教士们在天神像前把椰子剖成两半,象征着一个人内心的清白,椰水则象征纯洁。妇女们碟子里的祭品也都有象征意义:槟榔和槟榔叶虽然是不同的东西,却是并生并长的,象征着存异求同,和谐相处,在一个家庭中,则是各位成员虽不相同,却有骨肉之情,当团结一致,同心同德;鲜花,象征着大自然的清新和美丽;香料则可以使庙堂弥漫一片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