啤酒节(西德)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啤酒节是“啤酒城”一西德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的民间传统节日。它每年五月份掀起序幕,九月的最后一个星期进入高潮,持续至十月的第一个星期结束,所以也叫“十月节”。

啤酒节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的起源大体上有两种说法。一说始于1810年巴伐利亚邦的储君卢德亲王结婚,举行大规模的赛活动,赛马结束后,大家痛饮以示庆贺,这个庆典沿袭下来遂成一年一度的啤酒节。另一说认为它起源于德国农民喜庆大麦和啤酒花丰收而大喝啤酒。不管怎么说,啤酒节诞生在慕尼黑这样一个城市是十分自然的。世界上喝啤酒最多的是欧洲人,欧洲人中又首推德国人,在德国又以巴伐利亚州为最。西德全国约有啤酒厂一千五百多家,这个州就占一千多家。慕尼黑是这个州的首府,它的好酒和海量又称雄于州内,平均每人每年要喝二百多公升。慕尼黑政府对啤酒节也非常重视,将其作为德国最大的节日之一。各界人士为迎接这个节日,差不多从年前就开始准备。所以,啤酒节至今仍热闹非常。西德各地,乃至外国游客,节日期间潮水般地涌向慕尼黑。1979年啤酒节,大约有五百六十万游客参加了庆祝活动(其中包括许多儿童,十六岁以下的儿童不准喝酒),在十六天中喝下啤酒四百二十万公升,啃了蹄近五万只,还吃了近五十万只炸和近百头、鹿。

节日的庆祝活动,仍沿袭着古风。节日那天正午,慕尼黑市市长亲临黛丽丝草场节日开幕仪式,在十二响礼炮声中他打开第一桶啤酒的木桶盖,宣告了节日的开始。这时,穿着传统服装的啤酒女郎,立即将新鲜的啤酒用容积达一公升的单耳大杯,川流不息地送到早已迫不及待的饮客面前。她们一次可送上十杯,有的甚至不用托盘。在那些最热闹的日子里,街头张灯结彩,市内七家大酒厂组成的游行队伍,在街上载歌载舞。街头有戏剧演出、民歌和音乐会等助兴。许多穿着麂皮短裤、背心等传统民间服装的人手举啤酒杯,信步往来于大街之上,逢人便喊“干杯”。节日期间的夜晚也十分热闹。方圆三四公里的啤酒节广场上五彩缤纷,数百个大小帐篷中,歌舞、游艺、饮食,应有尽有。许多年青人甚至高兴得跳到桌子上相互祝贺、干杯,结实的玻璃杯互相撞击,汇成啤酒节特有的曲调。啤酒供应到十点半为止,届时,乐队也奏曲催促人们回家。但酒兴未尽的游客经常齐声抗议,以至清洁女工不得不把椅子倒置在桌上,保安人员动手将不肯离去的寻欢者推出门外。

而更多的人们,在节日期间则乐意坐在栗子树下,迎着习习凉风开怀畅饮,或听音乐,或高谈阔论。他们一连十几天都以这种方式享受无穷的乐趣。之所以坐在栗子树下喝啤酒是因为在没有冷冻设备之前,德国人习惯将啤酒放在栗子树下的地窖里,借树荫使酒保持清凉。久而久之,栗子树下就成了最佳的饮酒场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