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术拉节(巴基斯坦)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阿术拉”是阿拉伯、波斯和乌尔都语的共同语汇,本意为“第十”,并特指回历一月十日。据说这一天是阿丹、努海、易卜拉欣、穆萨等先知得救的日子。又传,安拉在这一天创造了人、天园和火狱等,故被称为神圣日。但对巴基斯坦什叶派穆斯林来说,阿术拉是专门用来哀悼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外孙、被尊为什叶派领袖的侯赛因的日子,故又称“哀悼节”。公元680年,侯赛因在卡尔巴拉战役中殉难。

阿术拉节虽是巴基斯坦的第三大宗教节日,但其纪念形式及场面之壮观感人却超过宰牲节和开斋节。悼念活动从回历一月一日(公历约八月中旬)或三日开始,到十日达到高潮。十日之前,该教派所有妇女都穿黑袍。十日,男子们结队上街悼念。队列的前导是各种悼念标志和模型:作为什叶派战旗的黑绿两色旗帜,象征着什叶派尊崇的穆罕默德、侯赛因等五位圣人的图案及侯赛因的陵墓和战的模型。悼念队伍中的每个青年男子都手攥四、五根约二尺长的铁链子,用力往自己背部甩打。铁链末端各系一把半尺来长的利刀,刀的末端呈弯钩形,犹如一只只犀利的鹰爪。他们一甩一拉,身上立即出现几条殷红的链痕和刀伤。那些弯钩,更是撕裂着一块块皮肉。不多一会儿,一个个便皮开肉绽,遍体鳞伤,令人惨不忍睹,连逊尼派的围观者也往往禁不住怆然泪下。可他们似乎毫无痛苦之感,随着哀痛之火的愈燃愈烈,在甩链刀的同时,还不断地捶胸顿足,呼唤侯赛因的名字。队伍中还有人高声背诵十九世纪著名乌尔都人阿尼斯和达比尔为纪念侯赛因而作的哀悼诗。于是,喊叫声、诵诗吉、哭泣声交织在一起,十分慷慨悲壮,连外国人看了也为之动容。这时,那些悲不欲生的悼念者,有的因流血过多而休克,有的因极度悲伤而昏厥,纷纷被抬到医院抢救。至此,节日悼念活动达到了高潮。

由于侯赛因殉难于沙漠之中,受尽了干渴的折磨,许多什叶派穆斯林在哀悼期间还在街头巷尾设摊向行人舍水舍饭以还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