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泛滥节(埃及)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洪水是可怕的。自古以来,人们总是把洪水和猛兽联系在一起。然而,尼罗河两岸的埃及人民则不然。他们不仅不将尼罗河泛滥视为不幸和灾难,而且还虔诚地盼望其泛滥,并于其泛滥之时予以隆重的庆祝。

每年六月中旬,尼罗河刚出现将要泛滥的预兆——水呈现绿色,人们即喜气洋洋地聚集河畔,举行盛大的称为“落泪夜”的庆祝活动。河面上,无数舟楫荡漾,人们在船上唱歌跳舞。河岸边放着尼罗河神的木雕像,身着节日盛装的男女老幼轮流来到像前,恭敬地低头表示敬意。祭司高声念着祷词,以求吉祥和幸福。八月,当河水开始漫过两岸的堤坝淹没大片土地时,人们还要热火朝天地庆贺一番。届时,法老本人、文武群臣和宗教首领都要参加。人们在举行仪式和歌舞庆祝之际,还把拉姆西斯三世雕成美女,敬献给尼罗河神,使他们结为夫妻。

尼罗河泛滥节据说源于这样一个古老而美妙的传说:有一天,女神伊兹斯的丈夫外出遇难身亡,她悲痛欲绝,泪水如暴雨似地洒落到尼罗河里,河水陡然上涨,漫向两岸。人们为了不让女神过分伤心,便吹吹打打,又跳又唱,女神果然破涕为笑。因泛滥到两岸的河水是女神的眼泪,所以凡是河水过处,无不生机萌发,五谷丰登。以后,每当尼罗河泛滥,人们便歌舞欢庆。

其实,尼罗河泛滥节所以成为埃及人民的传统节日,是因为尼罗河和他们的生活、文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在阿拉伯语中,尼罗河是“河流之父”的意思。它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的水位每年六月开始上升,九月达到高峰,十一月以后开始下降。水退以后,两岸积下大量淤泥,那是极好的天然肥料。数千年来,两岸的人民利用这种肥料从事农业生产。这里一年可种三季庄稼,尤以长绒棉驰誉世界。因而这里历来是非洲人口最稠密、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人民,饮水思源,无不感激尼罗河的恩典,视尼罗河为神明。一年一度河水泛滥节的庆祝活动,便是他们这种情感的外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