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尔邦节(伊斯兰教)
古尔邦节是伊斯兰教的主要节日之一,又称宰牲节、忠孝节等等,也称“尔德·阿祖哈”,含“牺牲、献身”之意。
据传,“先知”伊卜拉欣夜间做了一个梦,梦中安拉责备他有过失行为,命他杀死自己的儿子以示忠诚。伊卜拉欣是个虔诚信徒,决定遵命执行。安拉为之感动,命他以羊代替。伊卜拉欣谢过安拉,将羊宰了。这一天正是回历十二月十日。此后人们每年都在这一天宰牲献祭,相沿成俗。伊斯兰教创立后,把伊斯兰教太阴历十二月十日(公历约七月下旬)定为“古尔邦节”。
宰牲节至今仍非常隆重。非洲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这一天都要全国放假。节前好多天,穆斯林就家家户户打扫得干干净净。城镇街道上,到处摆满了水果、蔬菜和油炸食品。牛羊市场更是热闹非常。按照规定,凡在节日期间宰杀的牛羊必须符合如下要求:绵羊须满一百八十一天,牛是两年零一天。为此买主们在牛羊群里穿来穿去,挑选十分精心。那些卖主们更是将牛羊冲洗得非常干净水灵,身上的毛梳得整整齐齐,角上缠上彩绸绣球,脖子系上铃铛,稍一动换,便叮噹作响。
节日那天上午,伊斯兰信徒们要汇集到附近清真寺举行隆重的参拜仪式。有些地方,能入寺参加仪式的只有青、中年男子,少数已婚妇女在寺外做礼拜,老年人和未婚女子则在自己家中进行。参拜开始,寺内寺外所有信徒一律向着麦加圣城方向,排除杂念,磕头礼拜。
参拜仪式结束,便是家家户户的宰羊活动。羊宰好后即剥掉皮,掏尽内脏,砍去头和四蹄,用水洗尽,再将四肢绑在一起,挂在一个木架上暴晒。非洲天气炎热,不大一会儿,羊便烤干了,涂上作料,固定在烤羊场的铁架上,用火慢慢熏烤。待夕阳西下时,全羊烤熟,香味诱人。全家老小围坐四周,长者发话后,即用手抓食,边吃边谈,充满节日的欢乐。
宰牲节期间,人们都显得异常慷慨。成家另过的儿子,这天一定会请老人到家里来过节。亲朋好友之间都要相互拜访,赠送礼品。那些比较富裕的人,往往要宰杀好几只羊送礼。
各家团聚时,有一大奇事:在非洲,伊斯兰教义规定,一个男子最多可娶四个妻子。所以许多家庭一夫多妻。但每个妻子都是独立生活的,每人都有自己的住宅和财产,子女由妻子负担,实际上形成一个大家庭里的若干小家庭。宰牲节时,丈夫必须对每个妻子一视同仁,给每个人都送去一只羊,并逐个帮助宰好。团聚时,丈夫轮流到每个妻子那里去,尽量做到吃的数量和停留的时间都基本相同,以避免因亲疏引起妻子间的不和。
各家团聚结束后,青年男女还要兴致勃勃地聚集到一起,燃起篝火,伴着鼓点跳起欢乐奔放的非洲舞蹈,虽至夜深仍不愿散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