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节(泰国)
春耕节起源于古代婆罗门教,目的是祈求诸天神在春耕季节多行善事,保佑各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一节日在东南亚诸国都颇流行,在以农业立国的泰国则更受重视。大约自十八世纪以来,春耕节仪典一直是泰国的宫廷大典之一。1979年泰国“农民年”的春耕节,又比历年都更为盛大隆重。
春耕节常在每年春夏之交举行,一般由国王亲自主持仪式。每年先由王室占星家选定吉日,然后任命春耕大臣,在皇家广场举行典礼。春耕大臣头戴尖顶礼帽,身穿自色长袍,浑身珠光宝气,在古乐声中由一位身穿青袍的婆罗门祭司陪伴,到国王宝座前叩头谢恩,随后又到佛陀及婆罗门诸天神像前焚香礼拜。这时,祭司把法水洒在春耕大臣的掌心上,大臣就把水抹在额头上。接着,祭司端上一个铜盘,里面放着三块长短不一的布幔,让春耕大臣任意挑选一块。三块各有象征:长幔预示旱灾,短幔预示大雨和水灾,长短适度者预示作物丰收。每当大臣挑出预示丰收的那块时,人们掌声雷动,欢呼跳跃,齐声感谢天神的恩泽。
在举行礼仪的广场四周,围有缀满草木的栏杆,以阻拦恶魔的破坏。广场中央竖立着三根竹竿,每根上面饰有五层华盖,华盖下有一对披着华丽装饰的套犁耕牛。这时,将事先准备好的稻子、芝麻、玉米、大豆等七种谷物种子让牛选食,僧侣们则在一旁念经。牛选食哪种种子,即意味着哪种作物今年可望丰收。随后春耕大臣走过去手扶犁柄象征式地耕田,王室占星家、祭司和古乐队及左右各一位撑着华盖的人随行,绕场三圈。这时四位农妇手拿着盛满神圣谷种的竹箩插进队列,大家又绕场三圈,表示犁地。紧接着,春耕大臣从农妇手中接过竹箩,将谷种遍洒田中,祭司则不断洒法水以浇地。这时,观礼群众蜂拥而上,争抢圣谷,以便回家去同自家谷物混合,播入自家田中,获得更好的收成。
泰国春耕节在1944年曾一度被废止。普密蓬·阿杜德国王登基后又重新恢复。不仅基本仍循旧例,而且有所增色。如将从前典礼中手提圣谷的四位农妇,改为挑着一副箩筐的漂亮少女,就使仪式更为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