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裴节(科特迪瓦)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0 属于: 世界民俗大观

迪裴节是非洲科特迪瓦阿比迪人独特的民族节日。时间一般在每年四月前后月亮最圆的那天。

“迪裴”,意即是光明战胜黑暗,新生代替腐朽。这个节日,在中世纪是用于纪念“神迹”的。现在,它的宗教色彩仍相当浓厚。锡肯县的戈蒙村就是一个典型。

节日的前夕,这个村就笼罩着一种隆重而神秘的气氛。傍晚,村子四周通往村外的道路全用树干挡住,不准人任意进出。于是,在人们的想象中,村庄已成为一座壁垒森严的城堡。按照习惯,外出的人都要在节前回村。家庭内部、邻居之间都要消除一切冲突。

节日早晨的第一件事,是祭祀为阿比迪民族光荣献身的比迪奥。相传很久以前,当阿比迪族困于饥馑大批死亡之时,一位神给他们带来锄头和斧子,并教会大家使用。作为报酬,神带走了酋长的儿子比迪奥,并将他埋在一个小土岗里。土岗上很快长出了稻子、玉米、木薯、辣椒、香蕉、棕榈……阿比迪族从此日益兴旺起来。后来神又让人们把木薯和肉撒在地上献给比迪奥。这种祭礼相传至今。祭献仪式由村中的长者在河边进行,祭品为一头宰杀洗净的整

祭礼结束,象牙号和“多多”鼓声互相呼应着,向人们宣告节日的来临。这种具有极大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的鼓声一响,便能把他们所有人的力量都召唤出来:浑厚的低音代表男人,悦耳的中音代表妇女,清脆的高音代表孩子。这种鼓声,只有发生重大事件时才能听到。

人们伴着鼓声歌唱和准备第二天的节目。近子夜时分,长老们向祖先献上棕榈。次日凌晨,酋长独自穿过村庄,在村子的最东头发出“喊起来吧!”的命令。顷刻间,全村人发出一片呐喊声,同时用力拍打房门,以轰赶“死神”。就这样,一大早“死神”就被撵到了村外。接着,各家家长在院子里祭酒,妇女们将一只鸡雏和一些蕃薯酱献给比迪奥。等到“多多”鼓声重新敲响的时候,人们急速走出家门,争先恐后地跳到河里,彼此轻轻地洒水。人们还从外面找来高岭土,互相往身上涂抹,以表示节日的祝福,并带回一些土送给家中不能出门的老人。

随后,全村人集中到广场,推举最强壮的男人作为显示他们民族英雄气概的代表。这些男人把石块放在胸脯上砸碎,甚至用匕首在肚子上拉开一两厘米的口子,即使鲜血淋漓也面无惧色。

下午三时,一场新的“战斗”开始了。他们在“战场”上设置了重重障碍,一块石头代表高耸的城墙,地上泼些水象征江河,倒放在地十的臼子表示魔鬼,横挂在一边的绳子即是抓获魔鬼的猎网。来自本村两个区的男人们手握事先准备好的小棒,在一片紧锣密鼓声中迎面而来,在“江河”、“城墙”两侧紧相对峙。最后以“魔鬼”身陷“猎网”而告终。

五时许,鼓声在村中的圣树下又一次响起,全体村民开始游行。酋长高举战刀,走在队伍的最前列。人们黝黑的脸膛被木炭抹得更黑,焕发着异样的光彩;头上和身上披挂的榈树叶,犹如绿色的军装。队伍在圣树下的广场上聚拢后,鼓点敲出民族舞蹈的节奏,人们不约而同地将手中的木棒抛向空中,然后一齐踏着鼓点,跳起热烈的胜利舞,节日活动的欢乐气氛达到了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