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干节(泰国)
宋干节,是泰国的佛历新年,如同中国的春节。它始于素可泰王朝。自1940年(佛历2483年)依世俗改用公历后,新年改为一月一日。但由于根深蒂固的民族传统,宋干节(公历4月13-16日)还是被作为重要而吉祥的日子保留下来,年年予以热烈的庆祝。泰国政府为了保存这一传统习俗,每年宋干节都要放假两天,甚至驻外使馆也不例外。
宋干节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仪式。该教每年规定一个日子,令教徒们到河边去沐浴,以洗去身上的一切罪恶。行动不便的老人,由亲属将水挑回家为他洒泼洗罪。据传说,婆罗门信徒还认为,宋干节的前几天,帝释天大神会降临人间给人们以预兆:如果携带的是武器,则这年将发生战争;如果是火把,则发生旱荒;如提着水壶,则雨水充足。信徒们宣布预测结果后,便开始浇水,以求老天降雨,这便是一种泼水竞赛。所以宋干节又称求雨节、泼水节。这种仪式盛行于印度,后来传到了缅甸和泰国。
宋干节的庆祝活动丰富多采,除了首都曼谷的皇家田广场、考辇公园等处的歌舞表演、皮猴戏、傀儡戏等大型活动外,泰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也都有各具特色的庆祝仪式和活动,其中以北部的清迈和东北部的柯叻等佬族人集居的地区最为热闹。古城清迈,正与缅甸毗邻,据说是泰国宋干节的发源地。每年宋干节期间,都有大批国内外观光者云集清迈,如同伊斯兰教徒前往麦加朝圣一样。
节日的高潮期一般持续四天,从公历四月十三日至十六日。主要庆祝活动有以下几项:
浴佛。沐浴清洁、心怀虔诚的善男信女们手捧香烛、鲜花、食品等礼物用品,联袂结队地云集寺庙,听唱经文,祈祷祝福。僧侣用桃枝把浸着花瓣的香水洒到人们头上,然后把佛像从莲花座上请到院里,用黄姜粉水和香水淋洒。接着还要举行祭扫仪式,以纪念逝世的先人。
堆沙。人们从家里带着小银碗,从河中掏来沙子,送到寺院的院子里,堆起沙塔,塔上插上各色彩旗鲜花,以此敬佛,随后把沙子撒在整个院中。
斋僧、放生。人们将自己平日喂养或买来的鱼、鸟等观赏动物,集体送往大佛寺斋僧或自己提着送至野外放生。
庆祝游行。作为节日的高潮,游行活动各处都有,其中尤以清迈最精彩。清迈的游行队伍由清迈政府组织,包括花车游行、巨象游行、歌舞表演等。游行队伍往往以一群穿着有泰北特色的蓝色粗布衫的乐师为先导。他们边走边用各种乐器演奏着动听的乐曲。游行队伍中最引人注意的是“求雨节皇后”。她被簇拥着乘坐在一辆绘有云彩和珍禽异兽的花车上。花车后面是一辆载着一尊大佛的战车。战车后面是一群边走边表演着“功夫”的拳师。“功夫”队后边是跳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指甲舞”的姑娘。等候在路旁的观众,早已准备好一勺勺清水,游行队伍走近时,便向他们尽情泼去。住在楼上的居民则在露台上居高临下地泼洒。被淋得透湿的游行者张开笑脸向对方高歌致谢。按照传统习俗,谁被水泼得最多,谁就是最受欢迎的有福之人。
泼水。泼水贯穿在整个节日庆祝活动中。有的第二天就开始泼水为戏;有的第三天浴佛、祭扫仪式结束后就到寺外自由泼水;有的在第四天把准备好的衣物、瓜果敬奉给老人,并泼水祝福后,即举行大规模的泼水活动,人们端着大盆小盆的净水互相倾泼和追逐,这种活动一直延续数日,而欢乐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