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节(日本)
每年五月五日是日本男孩节,日语叫“子供之日”。
过节之日,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只要是有儿子的家庭,室外都用竹竿挂起尼龙布、纸或塑料制的各色空心鲤鱼,家里有几个男孩就挂几条鲤鱼旗。鲤鱼旗的大小不一,大的代表大男孩,小的代表小男孩,最大的长达二、三十尺。竹竿上还同时挂有五条彩色带子。和煦的春风吹来,无数鲤鱼旗和彩带在竹竿上随风飘荡,远远望去,尤如一条条鲤鱼在蓝天中嬉戏,煞是好看。关于鲤鱼旗的用意,有说因为鲤鱼喜逆水而游,象征着勇猛顽强,有利于激励男孩在人生征途上勇往直前;也有说是为纪念屈原,因为屈原自沉以后,人们曾用纸作的鲤鱼祭祀他,家长热望儿子能成为屈原那样品学兼优,有利于社会的人。
关于男孩节的起源,也有不同说法。一说它系由祝七五三岁派生而出,一说即是旧日端午节,也有认为是由以下习俗演变而成:五月份是害虫破坏农作物的时节,农民往往扎些形象凶残的稻草人插在田埂地头,以消除虫害。在江户时代,这一习俗逐渐演变成男孩节。
不管男孩节是否即是旧日端午节,由于这天正与端午节同日,许多家庭都按传统习惯在房间的壁龛内,为孩子准备了一些盔甲、小军旗、弓箭和装饰讲究的军刀等武具,以期男儿尚武强身。也还常把菖蒲插在花瓶内,浸泡在米酒中,漂浮在小男孩的浴盆内,以使孩子一辈子免遭病灾、战乱之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