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农历除夕夜,孩子们都有守岁的习惯,一般要到午夜家长们祭毕神灵、祖先,放了鞭炮后才去睡觉。春节的第一天是小辈给长辈拜年的一天,也是孩子们的“红包”日,他们将从长辈那里拿到“红包”——压岁钱。过年时,人们爱吃油炸糯米和红糖做成的甜年糕。大街和乡村里,都有社团组成的舞狮、舞龙队作精彩表演。
新加坡华人很多,他们有着诸多独特的习俗。除夕夜,他们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全家吃团圆饭,散居的家庭各成员都要设法回家团聚。孩子们一定要守岁,因为那样会延长他们的寿命。出于对幸运、富裕、和平和长寿的向往,他们在新年期间有着种种的吉祥比喻和禁忌。往往在贺年片上画一盘苹果、画一池荷花和游动的金鱼,因为苹果有和平之意,荷花既意味着和平,又有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高洁,鱼则因和汉语的“余”同音而成为富裕、吉利的象征。因此,他们在新年也特别讲究吃鱼,而且把鱼和菜蔬分别盛在圆碟子里,放调料搅拌时,一定要做着向上搅调的姿势,象征着事业的上升、发财和幸运。鉴于幸福之道四要素中“幸运”最未可知,他们多数人家中都贴一个红色金底的“福”字,贺年片上也常常印着振翅飞翔的蝙蝠。家中要悬挂红色小旗,以表示自己的信念。他们还习惯在春节期间吃桔子,其源在桔是“吉利”的吉的谐音。另外,大年初一,扫帚必须都收藏起来,绝对不许扫地,否则好运气就会被扫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