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食文化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22 属于: 佛教文化辞典

佛教术语。自南朝梁武帝规定僧尼须素食,一千四百余年以来,中国汉族佛教皆以此作为戒律,个别少数民族佛教徒亦遵守此项戒规,食物中禁止肉类荤腥,包括食油禁用动物油。广大僧人及信徒,在素食的原则下,创制出各种丰富美味的菜肴、食物,如千层包、炸响铃、麻姑豆腐、素什锦等;有的还仿荤食名称制作,如素烧鹅、素、素火腿等,以致形成一个素食菜系。由于素食既经济,又能防止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含量增高,并富有维生素等营养,清爽可口,故而不仅受到佛教信徒的欢迎,而且还受到非佛教徒和外国友人的欢迎。素食已成为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发祥于中国佛教,而走向世界,并以“食素延年”的美名日益兴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