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流派。为中国佛学流派,以弘传及研习《俱舍论》(世亲著)而得名。该派初由南朝陈僧真谛译《俱舍论》为始,后经慧恺、法泰等的承传,得以发展。该宗将“说一切有部”烦琐的思想巧妙地予以整理、批判、统一、组织而成,故常有明显的改小乘为大乘之倾向。该派把一切法分为“有为法”、“无为法”,又按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的三科及五位,将一切法分为七十五法,并主张禅定。至唐时,玄奘重译《俱舍论》,著《俱舍论记》,法宝撰《俱舍论疏》等后,该派式微,由新的《俱舍论》派所替代,而融入法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