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郎传奇》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云鹤涧客著。上卷32回,20万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1月版。下卷25回,20万字,山东文艺出版社1986年10月版。

【故事梗概】:

大明万历年间,王朝气数将近,文官难以治国,武将无以宣威,于是党议相争、拳坛风起。就是这个时期,陕西西安府邠州淳化县中,疏于功名,年近四十的王大员外喜获麟儿。此儿名文成,唤作王郎,人在这末世之中,竟干出了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

王郎少不喜经史,专爱舞棍弄棒,探讨各家拳路的奥妙,娶妻赵秀英,亦是武林知己。少年出道,败于恶人张琦,从此立志练功。无意之中得教于螳螂捕虫敌雀之技,三年刻苦钻研,创立了传世的武功——太极梅花螳螂拳。自螳螂拳创始之后,不想因世道黑暗,波及武林,给王郎带来了无数的劫难。先是错结金兰友,以致于收客恶子,害了养女秋菊的一生。之后,又由于盛名在外,招来不少不服气的同道,明争暗斗,欲败王郎。其中不乏吴小玉这样要心高气傲,手段凶恨之人。幸而由于王郎本性淳厚,心胸豁达,都能化干戈为玉帛,避免了一次次结仇的机会。但是树欲静而风不止,王郎的艺高德昭,加之嫉恶如仇,爱管不平,招惹了当地武解元,投靠贼阉的王华的仇恨。他和他的一群结拜兄弟、当地有名的恶霸张锡、晁阎王、吴契等人,多次陷害王郎,不但告王郎是乡里一霸,招集武林英雄一齐除掉他,而且多次买通身怀绝技的打手深夜行刺,最后又借阉党的权势,要官府捉拿。幸得魏阉被杀,恶人得诛,王郎一家才免于巨祸,隐居终生。

王郎一生,从未满足于自己的螳螂绝技,他多次云游四方,探访深山古刹,寻师学艺。由于他出色的功底和他谦虚好学的品性,他先后从无臂师、空海师等人处受到启发,又拜深山古洞怪老人学过“百兽之母”拳,拜黑茶豹子岩的妙海大师学过“獾头功”,并把所学融汇于螳螂绝技,终于使螳螂拳成为武坛一枝奇葩。后人有赞曰:

撷得百家长,练就超人功。

末世见肝胆,百载传高风。

【鉴赏】:

本书又名《螳螂拳史演义》,记载了太极梅花螳螂拳的始创过程以及它的不断成熟。书中对武功的描述俱是写实,一招一式,没有胡编乱造之处,从而使我们得以窥探中华武术之奇妙。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盛行千年而不衰,海内外已把武术同中国联系在一起,习武之人日多。但若非生于斯长于斯,又怎能体味其中之妙呢!这原就是中国特有文化的产物。虽然古今中外侠士剑客处处都有,但谁也没听说过罗宾汉或是蝙蝠侠自创过一种流传于世的拳腿剑法。相比之下,可能中国的好汉们是最不具有神秘色彩的英雄了,因为他们所凭借依仗的武功,原都出自一些最平常的手艺,他们只是靠的勤学苦练,才达到了某种境界。

学武的人都知道,这勤学二字,并不仅仅是跟着师傅学艺,甚至不仅仅是指的跟人学。我们的祖先一定是比我们更接近自然,他们能以一切生存状态中学习汲取知识。武术界更是如此。自华陀造“五禽戏”以来,那些日复一日的鹰飞跑,猿攀鹿跳,鸟啄虫掘,越来越成为武术之源,不知有多少悟性高妙之士终日研习,从而促成中华武术的一个最大的特点:善学于物。拳、拳、狸拳、螳螂拳、獾头功……从这些名称上不难看出来历。不仅是这成套的拳路,就是那一招一式,一搏一击之间,也往往是师出于物。这从本书之中可俯拾即是:子蹬鹰、白蛇挡道、蜻蜓点水、灵、螳螂拔枝、绣女纫针、大鹏展翅、猛虎擒、白蛇吐信、还有什么虎扑、打滚、黄鼠倒钻窝……这些名称可不是为了花哨好玩才起的,实实在在是有它的来历。兔子蹬鹰,学其急中求生之法;白蛇挡道,学其有意纠缠之法;大鹏展翅,学其居高临下之法;猛虎擒羊,学其稳,绣女纫针学其巧,白蛇吐信学其刁,黄鼠倒钻窝学其措手不及,螳螂拔枝学其身高灵活,蜻蜓点水学其轻捷,灵猫扑鼠学其迅猛……,自然中有多少求生之法,武术中就能有多少求胜之招,光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中华民族的确聪明不凡。

王郎实在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年轻时与人比武遭到失败,竟在无意之间看见一只螳螂是如何战败一只要啄食它的鸟儿的。他毕竟是功底深厚悟性高强的武林中人,不仅仅会一招一招的学兔子蹬鹰或是大鹏展翅,而是立即悟出了这小小虫儿凭借的是什么技巧,那便是他后来记载在拳谱上的“顺找劲、顺手找手”,“四两拨千斤”之术。他还依照此理,创出了一套闪跳腾挪、进退有据的螳螂拳。然而,技无止境,螳螂毕竟是虫技,它能对付的也仅仅是鸟雀而已。若想使螳螂拳日臻完善,则还需新的技艺补充。王郎从未满足过已具有的技艺,他不仅把古老的狸拳融汇进螳螂拳,更兼探访深山古刹,请教方外高人,将别人悟出的“百兽之母”拳法和模仿獾用头钻开棺材之法而创的“獾头功”拳法汲取体味,终于创出了名扬海内外的一路太极梅花螳螂拳。

中国人最讲究善假于物。荀子曰:“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胜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不独君子如此,此理亦运用于武学。《王郎传奇》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借劲的说教,是妙海大师对王郎所言,人在马上挺枪而刺,其劲道远胜过站立之时;奔跑之中出拳猛击,势如泰山压顶。可见要想加大攻击的力量,就要学会善假于物,不仅仅是骑在马上才有巨大的劲道,而要钻研那种不骑马而有如骑之迅猛,不奔跑而具备更大的发力的方法。从速度之中求速度,这样才会有更大的进步。王郎听完此言,顿觉受益非浅,不禁双膝跪地,叩谢不已。

王郎的太极梅花螳螂拳,舞动起来脚踏梅,身形不离八卦,招招势势相生相克,学螳螂斗雀之以柔克刚,以巧化猛,拳脚复融,拳随意动。取之于螳螂之巧,又融汇“狸拳、暗腿、獾头功”各项绝技;外援螳螂之形,内合太极之变,实在是中华武林不可多得的奇妙功夫。所幸自王郎归隐山东莱阳之后,授徒不已,至今尚未失传,我们依然有幸得以欣赏这绝妙的武林奇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