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飞狐》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金庸著。10节,15万5千字。香港明河社1976年12月版。

【故事梗概】:

闯王李自成身边有四名卫士,个个忠心赤胆、武艺高强。一姓胡,一姓苗,一姓范,一姓田,军中称为胡苗范田。这四人对闯王固是忠心耿耿、闯王也将他们待作心腹,且这四人之间也是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其中又以姓胡的武功最强、人最精干,闯王军中称他为“飞天狐狸”。闯王被围在九宫山上,危急万分,眼见派出去求援的使者一到山脚,就被敌军截住杀死,只得派苗、范、田三名卫士黑夜里冲出去求救。姓胡的留下保护闯王。不料等到苗范田三名卫士领得援军前来救驾,闯王却已被害身死。苗范田三人悲痛欲绝,立誓为闯王复仇。闻“飞天狐狸”尚在人世,前去探访,不料胡姓卫士深藏于大汉奸吴三桂的府中。引起了苗范田三人的极大的气愤。一怒之下,设计害死了“飞天狐狸”。一年之后,“飞天狐狸”的儿子,前来报仇,与苗田范三人一番耳语,三人当场自刎而死,但却又并未留下任何遗言,至使从此胡姓与苗田范之姓的后人结下不解深仇,冤冤相报,互有胜负,绵延百余年之久而不能和解。

原来这其间藏了一个大秘密,即闯王非但不是“飞天狐狸”所杀,而恰恰是他所救,他设计找出一位像貌近似闯王的士卒,负下山去诈言杀死闯王以投效清军,从而使真闯王借机逃走。“飞天狐狸”苦心孤诣,尚不止此,他藏于吴三桂府中,是想挑拔吴三桂造反,以便与清廷两败俱伤,从而报得闯王兵败的大仇。谁知如此苦心却是难与人言,只得含悲而死。而其子及苗范田三位在得知这一秘密之后,为怕泄秘影响到闯王的余生,竟自相约到一百年后才能揭开这一惊人的秘密。

一百年后,胡氏后人出了一位武功高强的侠士,叫做胡一刀,而苗氏后人亦出了一位英雄人物金面佛苗人凤,范氏后人做了丐帮的帮主,田氏后人田归农亦做了天门北宗的掌门人。金面佛苗人凤为了激胡氏后人入关,号称“打遍天下无敌手”,这一年相遇于直隶乡下的一个小镇。适逢胡一刀夫人临产,胡氏为妻子计,不欲与苗范田三人继续为敌,因请跌打医生阎荃代为传话,揭开了一百年前四家结仇的经过及其秘密。但被田归农所隐瞒,苗人凤毫不知情。结果苗人凤与胡一刀在小酒店中拼斗几个日夜,兀自不分胜负,却早已惺惺相惜、心心相印。不料胡一刀因不忍伤害苗人凤而反被苗人凤误伤一刀,而刀上却被田归农等浸了毒药,致使胡一刀中毒而死,胡夫人因见苗人凤英雄气慨,将其刚生下的儿子托给苗人凤抚养,自己则自杀身亡,相伴夫君于九泉之下。不料奇变陡生,胡一刀之子胡斐幸被该酒店的小厮平阿四救走,二十七年,生死茫茫,恩仇未了。

直至二十七年之后,清乾隆四十五年三月十五日。胡一刀之子胡斐已长大成人,学成一身武艺,号为“雪山飞狐”,相约这一日与乌兰山玉笔峰杜希孟庄主算一笔昔日旧帐。料得杜希孟会邀人助拳,谁料杜希孟竟与清廷大内高手暗通,不仅要对付胡斐,更主要的还是要设计围捕苗人凤。又碰到天龙门一干人物及其仇家等在山下相斗,被一和尚宝树大师(即昔日沦为乡下跌打医生阎荃)相邀上山。叙谈往事,原来尽是“故事中人”。

小说结尾出人意料,天龙门人等一干人为抢夺宝藏,均葬身宝窟冰天雪地之中。而胡斐则相助苗人凤摆脱清宫众卫士及范帮主、杜希孟等人的围攻。但却被苗人风误会,以为胡斐对其女苗若兰轻薄,于是约胡斐于星光雪景之中冰山绝境之处单打独斗。几疑是胡一刀的后人但又被胡斐所拒答,而胡斐面对着“杀父之仇”同时又受到苗若兰“勿伤吾父”的嘱托,好不容易有一机会可以一招置苗人凤于死地,而倘若不置苗人凤于死地,自己就多半要丧命冰峰,为此恩仇相织,无人交战之际,小说戛然而止。最后一句是“胡斐到底能不能平安归来和她相会?他这一刀到底劈下去还是不劈?”如此悬念,只有靠读者按各自的经验与希望去选择与完结。

【鉴赏】:

这是金庸的长篇武侠小说中最短的一部,然而其结构与线索却是最为复杂,头绪最为纷繁。所叙故事的时间绵延百余年之久,而故事中的人物又达数十人之多,更兼节处有枝、枝外有叶,复杂无比。“好看”但却“难说”。

最突出的便是这部小说的独特的叙事方式及其结构。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已“退居其次”而书中的一些人物则作了“说故事的人”。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都是通过书中人物如宝树和尚(阎荃)、苗若兰、平阿四、陶百岁、陶子安、殷吉、阮士中、刘元鹤、胡斐等等说出的。他们都是故事中的人物目的又是说故事的人,大家各说各的,不仅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整体,而且还形成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立体结构”。他们所说的故事,表面上似无多少关系,然有的说“前因”有的则说“后果”;有的说“百年往事”,有的则说“沦为比武”;有的说“天龙门种种不肖情状”有的则说胡苗范田四家的恩恩怨怨……所有这些,大都不脱“胡苗范田、旧怨新仇”这一大框架。妙就妙在,不仅各人叙述各人的“内容”,而且又各人有各人的“观点”。小说中人各自按照各自的身份、经历、性格、价值观念来叙述往事,使得小说的情节线索看似更加朴朔迷离,实则更加清晰而又深刻。小说的结构及叙事方式,颇似日本电影《罗生门》,如此,小说中的“一日”(即乾隆四十三年三月十五日)与“百年”相互交织,使得小说的情节结构显得无比的精妙而又严密,全篇故事看似零零落落杂乱无章,却又完整统一且一气呵成,实为金氏小说结构形式之精品。

小说所叙胡、苗、范、田这四个家族百余年来结仇经过及其冤冤相报的血腥经历,既令人扼腕叹息,愤懑不已,更叫人黯然神伤且又发人深省。胡、苗、范、田这四人原是亲如手足、情同兄弟,奈何命运拨弄,致使相互误解与斗杀乃至绵延百年。而这四家后代又分别在不同的人生经历中,不仅武艺有高低,而且人格上更是分出了高下。——有趣的是,胡、苗、范、田竟是依序“等而下之”。胡一刀为辽东大侠,为人豪爽,仗义行侠,人品高尚;苗人凤武艺高强,胸怀却少大志,为一己私仇付出了一生,然其品格亦不算低下,不然就不会与胡一刀夫妇英雄相惜、豪气相通。丐帮范帮主虽无大过,却终于没有经受住大内赛总管所设的“高帽阵”的考验,飘然轻贱,终于落入清廷鹰爪的算中,陷害苗人凤不成反枉自送掉了自己的性命。此四人之中,唯天龙门北宗掌门田归农最为不肖。范帮主为恶还是误中奸计被动害人,而田归农则为了一己私利,甘于为朝廷鹰犬,且无情无义,毒计连环。最后则是天怨人怒、众叛亲离,“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独生爱女闺中产子,而爱徒周云阳则是寡义薄情之辈,女婿亲家竟终于成了仇敌,情人南兰则死于对田归农的人格卑下的绝望……而田归农自己则死于恐惧亦死于命运的嘲弄之中。为此,小说不仅叙述了胡、苗、范、田四家辗转报仇的原因及其历史,而且更刻划了这四家后代主人公的不同的形象与人格。

小说对大侠胡一刀,金面佛苗人凤以及胡夫人与胡斐的性格的刻划尤为突出。二十余年前的胡、苗沧州之战,精彩纷呈,而更为宝贵的是胡、苗二人的性格亦凸现于众人的回忆与讲述之中,实为英雄豪侠的形象的典范。

小说结尾处,不似一般小说那样有一条“光明尾巴”及皆大欢喜的结局,而是故意留下一个特大的悬念让人揣摩思考与选择,可为“绝”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