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钱镖》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白羽著。51回,81万6千字。原曾在天津《庸报》连载并出版单行本。北岳文艺出版社1987年9月重版。

【故事梗概】:

老镖师俞剑平生平以拳、剑和十二只金钱镖三项绝技蜚声江湖,人称俞三胜,又称十二金钱镖。他依着这三项绝技,尤其是十二金钱镖,争雄武林,所向无敌。中年时,他在江宁府创办了一座安更镖局,树下了威名,在江南道上畅行无阻。五十四岁时,他与妻子丁云秀商定,见好就收,激流勇退,把镖局收市,封刀归隐,来到江苏海州云台清流港安家落户,调教弟子,颐养天年。这日,俞剑平正欲带六徒江绍杰去西港听戏,忽有家人来报,老友海州振通镖局镖头铁牌手胡孟刚来访。俞氏上返家,与胡孟刚握手言欢,知胡氏来意乃欲邀请他再度出山,帮助胡氏保一次官派的重镖。因为近来江南镖行出了几件大事,有几家的镖银均被一伙强人劫走,且劫银者既不报名号,又查不到踪影。胡孟刚此来想借俞剑平几十年的名头。俞氏应允将十二金钱镖旗借给胡氏,又派自己的得意大弟子程岳相陪护镖。

胡孟刚既得到俞剑平允肯以两家镖局的名誉保此次镖,故而尽快地上了路。一路上他们小心谨慎,丝毫不敢怠慢。到了大纵湖范公堤处时,果见一伙强盗拦路,为首的点名要斗俞剑平,夺金钱镖。经过激烈搏斗,镖局众人个个负伤,强人劫得银镖和镖旗而去,临行,又留下一个拜匣,内有一张图,画十二枚落地的金钱镖和一只插翅豹子。

众人回到海州后,盐商与官匪密议,陷胡孟刚于狱。俞剑平听到程岳的回报,与好友鹰游岭黑砂掌陆锦标一起赶到海州,先保释胡孟刚出狱,后又招集各地英雄豪杰,分几路查镖。俞剑平等先来到失镖的地方,没有发现线索,便暂住附近的白马店。后来,曾与胡孟刚等一起护镖、又在乱战中失踪的镖头乔茂忽然回来,言他当天曾暗中跟强人下去,不幸被强人发现,被强人追捕、拷讯、囚禁、又冒险脱逃,途中幸被两湖大侠铁莲子柳兆鸿的爱女柳研青所救的遭遇。

原来柳研青为柳兆鸿的侄女,但父母被害后一直与叔父相依为命,柳兆鸿对她也爱如亲女,将自己的武艺倾囊相授。柳研青长大后,曾比武招亲,不想却被叔父的仇人派弟子前来应武,险些上当。后来柳姑娘又巧遇了护送官眷的少年壮士杨华,二人一见倾心。

玉幡杆杨华也是侠义心肠,曾多次扶危济困,抱打不平。他与柳小姐屡经风波,终成良缘。俞剑平趁二人成婚之机,派振通镖局的镖师沈明谊借口贺喜,顺便邀请众位英雄前去协助寻镖。从乔茂的嘴里,他们得知了强人出没的地方叫高良涧。不料俞剑平却几次接到对手的来信,约他来战,直气得俞氏七窍生烟。

经过千辛万苦,俞剑平等终于探得了强人的栖身之所,又得知飞豹子名曰袁承烈。后俞夫人丁云秀亲自赶来,确认袁承烈就是俞剑平的师兄袁振武,因旧怨对师傅衔恨、转嫁于俞剑平。俞剑平百感交集。后来俞夫人丁云秀约集师弟一起前来规劝袁振武,袁振武却因误会而与俞剑平的怨恨越积越深。最后,二十万两盐银虽然大多找回,但俞剑平却因此埋下了一桩心事。

【鉴赏】:

这是一部描写保镖与劫镖故事的长篇武侠小说,作者为我国现代著名武侠小说家白羽。

这是白羽所写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也是他的成名作与代表作。由于作者这是初次尝试武侠小说创作,所以,在开始时,他曾得到另一位武侠小说作家郑证因的帮助。但是不久郑氏他适,不能再对此书的创作多做修饰(主要是在武打描写上的设计),故从第三回始,白羽便依据郑证因临走时留给他的拳谱,进行武打小说的敷衍与叙写,结果却居然似模似样,很有内行的味道。其实,白羽仅仅是一位耿介的白面书生,他不象向恺然、姜容樵、郑证因等武侠小说作家那样,起码也会三招两式,他善长的只是舞文弄墨,但对武术却可谓一窍不通。

.....曾有学者把武侠分成几等几类,以为镖行的镖师是武侠行当中等分较低的一类,多是黎野粗人,功夫也大都等而下之,只是依仗广为交接、低声下气,才得以在江湖混口饭吃,对付个把草寇蟊贼尚可,倘若真正遇到好手,那大抵只是瞎掰白给,不堪一击的。这种评论不免武断。《十二金钱镖》便塑造了一系列镖师形象,尤其是其中也不乏武林好手。

江湖人称“十二金钱”的俞三胜俞剑平镖师不但出身名门,为山东“太极丁”的爱徒,甚而被师傅擢而为婿,“废长立幼”,成了太极门的掌门大师兄,以一身惊人艺业,技压群雄,终于在黑白道上闯下了名号,开设镖局,畅行无阻。年届六九,他又激流勇退,全家返乡,期待着不问世事安度晚年。他这镖师做则有声有色,凭借真才实学扬名立万,绝非浪得虚名;退则无声无息,不耽于瓜连,安心做一位化外寓公,冷眼旁观那纷纭的世事,颇有拿得起来放得下的气度。然而正应了一句俗话,树欲静而风不止,虽然俞剑平已经发誓不问俗务,但是却挡不得同行旧友的百般劝引;虽然俞剑平早有封刀归隐之誓,却又有人竟然点名找他的晦气,竟敢在他功成名就之时前来砸他的牌号。这些不由他不重返江湖,四处奔波,为了维护自己一生的英名,同时也为镖行争个脸面而再历辛苦。俞剑平在小说中是一位识大体顾大局、重脸面讲义气的镖师形象,虽然职业的特点使之与官府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一致,职业的习惯又不能不使之染上某些经商者的特色,但是,那领袖群伦的英姿,还是使他有别于那些一般性的镖师,那急人之难的品格,还是使他具备了侠义之士的风采。

小说中飞豹子袁承烈的形象虽较俞氏为次要,但也还是个性鲜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袁承烈原为俞氏师兄,但因师傅错爱俞氏,无疑使袁氏丧失了在师门立足的可能,加之俞氏又有夺爱之恨,故而他此生远走他乡,历尽艰辛,发誓做出个样子给师门看看。后来,他果然得随夙愿,一生的压抑不平之气,势必使他产生重返师门,一试身手、以慰平生的念头。他是一个坚忍的人,委屈对他来说不是颓唐沮丧的动因,而是发奋自立的本源。

由此看来,俞袁斗镖,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正邪相搏,而是一种负气斗狠之手段,对于俞剑平,那是辛劳一生的名节;对于袁承烈,那是负气一生的怨恨。这在一种社会意义之上,又夹杂着人生意志的强化和追求。

我们在这两者之间,倾向谁才显得更合理、更合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