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金钗》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秋梦痕著。12章,约46万字。澳门毅力出版社版。甘肃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故事梗概】:

巫山,中秋之夜。“南天九佛”之一俏佛,率其手下十二金钗陪黄粱醉佛、风流黑佛等八佛逍遥尽兴,而后联手以子午断魂针暗算了中州大侠韦国强夫妇,并将其幼子抛下悬崖。江湖传言,金钗出现,必当刀光剑影,人欲横流。由此,武林中轩然大波起,恩怨情仇生。

光荫荏苒,十年前为世外神僧残月禅师以奇功救起并纳入门墙的中州大侠之子韦世宏,为报父母之仇,步入江湖。他已得太白派真传,一身武功绝伦,且神丰骨秀,俊雅潇洒,身着紫衣,手持七情扇,一出道即在两仪剑客为女婉莹比武招亲会上,以“菩提神功”等战胜作恶多端的黑风帮门徒,声名鹊起,获“宝扇书生”的雅号。但婉莹当初已被其父与中州大侠之子指腹为婚,比武招亲不过为摆脱黑风帮纠缠,而韦世宏身事也不曾晓示武林,二人失之交臂。

与黑风帮高手的几轮鏖战,紫衣少年韦世宏同时赢得了寒梅谷少女常晓霞、追魂蝶沈蓉、黑衣少女容若兰及徐婉莹四位纯情女子的芳心。她们同心协助韦世宏寻找“南天九佛”。

仇家消声匿迹,韦世宏便从黑风帮所使的断魂子午针查起,得悉该帮帮主罗享即是九佛之一的冷面铁佛,终于在黑风帮总坛,双掌震伤罗享。此后,他又在四少女帮助下,于北海力战联袂而至的八佛,以得自高人所传的“四象掌法”,击毙、击伤众恶,大仇得报。

月涌江流,风起潮声,中州大侠韦国强竟然复生。原来他得到九佛中幡然悔悟的毒佛的救助,不但康复,且练就了神功。在他晓悉九佛当年突施暗算乃得一蒙面人指使之详情后,为寻罪魁祸首,为妻雪耻,亦蒙面重返江湖,并暗中助子除顽。

黄叶山庄,阴森诡谲,韦世宏施展出“四象掌法”,曾指使九佛翦除中州大侠的蒙面人耿扬冰猝然倒地,一代枭雄,惨然辞世。

韦国强慨然长叹,归依太白,随残月禅师而去。韦世宏面对四少女,不知钟情于谁,只对追魂蝶轻唤一声:“蓉妹妹不要生气……”

全书在韦世宏复仇的主线下,还穿插有天山三残为徒搏命,北海睡尼玄冰坳夺宝,丐帮清理门户重振神威,孤云大师与太白掌门人误会恩怨等诸多副线,情节繁芜跌宕,悬念丛生。

【鉴赏】:

本篇作品没有任何历史背景,作者刻意运用悬念,渲染出一种神秘莫测、千变万化的氛围,以弥和气势的单薄,唤起读者的情绪反应,所谓扣人心弦。小说下笔伊始,即构筑出第一个悬念:中州大侠夫妇遭“南天九佛”暗算后,遗体下落不明,故此生死未卜;既而中州大侠之子韦世宏涉足江湖,仇家却易名隐匿,随有黑风帮崛起,作恶江湖;丐帮帮主之位被人篡夺,武林布雨兴风……,诸般巨奸若隐若现,却一时难测其与“南天九佛”的关系;黄叶山庄庄主对韦世宏的态度阴阴阳阳,莫测高深,迟迟不露庐山真面目;刺杀中州大侠的幕后操纵者“犹抱琵琶半遮面”,播云吐雾,令人疑念簇起;乃至孤云大师李如疯强授神功于韦世宏,却又迫其手刃生父韦国强,个中仇仇怨怨,幻觉屡生……。如此悬念不绝,便有了引人入胜的审美感受,使读者能带着浓厚的情感因素去联想、推理,即似吟诵”猿鸣三声泪沾裳”的句,便要想那猿何以鸣,随之又要引出自我的哀愁一般。悬念的构设,不但大大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而且给读者带来了一定的审美快感。

小说着意刻画了主人公韦世宏的情,其与残月禅师的师徒之情,与中州大侠的父子之情,特别是与四位少女的儿女之情。寒梅谷常晓霞纯真活泼,追魂蝶沈蓉聪颖娇蛮,黑衣女容若兰娴静优雅,北海睡尼爱徒徐婉莹柔弱多情。春兰秋菊,均在韦世宏心中占有一席之地。而四女时而争强,时而和睦,时而忌恨,时而自怜,都一往情深,令韦世宏内心矛盾重重,不明情之所钟。对此,小说直至结尾也无明确的抉择。作者虽竭力想深化主人公的至情,试图直线坚硬,曲线柔和,借种种感情纠葛,竖立起一个重情的少侠形象,却不免旁支繁杂,蜻蜓点水,终升华不出感人至深之情,令人生出美而无力的遗憾。

作品风格阴柔,以其势言之,为曲径幽林,落霞孤鹜之清丽、飘逸的柔势,即便是主人公韦世宏,也属于清俊细腻的“书生侠客”之列。由于作品无磅薄的历史背景陪衬,亦无林立的武林派系铺垫,便少了长风扑谷、万奔腾的阳刚之势。就风格论,即是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大气势不足。而气之触动万物而感人,势之柔有余,刚不足,致使主人公的形象乃至全篇作品显得单薄。

另外,书名以《十二金钗》,实只取金钗出现,必有刀光剑影的江湖传言,书中基本未为十二金钗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