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流星》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梁羽生著。64回,95万字。香港伟青书店版。

【故事梗概】:

杨华七岁时被小金川英雄宋腾宵抢接出杨府之后,拜点苍双雄卜天雕、段仇世为师,又拜崆峒派先掌门洞妙真人的高徒丹丘生为师。丹丘生携杨华隐居石林,师徒二人整日参研武艺,乐得逍遥。但丹丘生心中似乎有难言之隐,杨华只知道他是被现掌门洞真子的长老们逐出门墙的,其中缘由竟不知晓。

一日,二师傅段仇世来到石林,受小金川义军头领孟元超之托转交孟家刀谱给杨华。不料御林军副统领欧阳业偕同邪教魔头阳继孟及崆峒长老洞玄子寻仇石林。双方展开一场恶战,欧阳业、洞玄子身死,而段、杨、丹丘也受重伤。杨华伤醒后,二位师傅已不知去向,只留下孟家刀谱。杨华不得已留住石林,练习刀谱,武功初成。继后他又发现了明朝武林剑客张丹枫留藏的无名剑谱和玄功要诀,试练几月,武功大成。他离开了石林。

杨华化装成围剿小金川的清军长官,来到小金川。其时小金川义军已撤到柴达木。杨华拜谒母亲云紫萝墓塚,却意外遇到父亲杨牧。杨牧是清廷大内侍卫,卖身求荣,为武林英雄指责,杨华也引以为耻,只是系于父子之情,此时竟对杨牧所说孟之超是杨家不共戴天之仇人等谎言深信不疑,并决心报此家仇。

杨华在小金川勇斗清廷鹰爪的事迹,江湖上已有传闻。杨华准备去柴达木寻找孟元超,却在半道遇到武林名宿金逐流的女儿金碧漪。金碧漪此次出走江湖,是为柴达木义军暗保京都震远镖局镖主韩威武护送来的一批药材。所以她竭力阻止杨华寻孟复仇。

杨华在去柴达木的路途中,遇到韩威武的镖队。他帮助韩威武打败了劫镖的清廷暗探闵成等人,使这批药材顺利送到柴达木义军手中。杨华得知金碧漪早已去了昭化,心中若有所失,自第一次见到金碧漪,他就爱上了她,同时他也感觉到金碧漪爱上了自己。而金碧漪之所以去昭化,是因为她知道杨华必去昭化寻找孟元超复仇无疑。她要阻止这件傻事的发生。这次回柴达木,金碧漪从宋腾宵夫妇处得知孟元超是杨华的生父。在杨牧娶云紫萝为妻之前,云紫萝与孟元超已是患难之交的情侣,只因孟元超失踪良久,她不得不带孕再嫁。后来杨牧自甘堕落,云紫萝一气之下投奔了小金川义军。

杨华来到昭化,孟元超却去了西藏,而金碧漪也被西藏牧霸江布场长绑架。杨华心中异常焦急,便只身前往西藏。他夜入江府,发现金碧漪已被高手救出,心中正感到奇怪,却遇到前来营救金碧漪的孟元超。正在杨华以性命相拼恶战孟元超以报家仇时,金碧漪及时赶到解说因果,但孟元超已受杨华剑伤。杨华至此才知道自己的身世之谜,便改名孟华。那救出金碧漪的高人是神偷快活张,那日石林恶战后也正是快活张救出段仇世、丹丘生二位师傅,孟华知道二位师傅还健在,非常高兴。

孟元超此次前来西藏,目的是劝解西藏黄教与白教的矛盾,共举反清大业。因其身负剑伤,孟华代父前往布达拉宫,会见弄赞法师,双方终于达成和约。西藏事了之后,金逐流寻女至藏,他同意了孟华与金碧漪的恋爱关系。

孟华与家父及金家父女分别后,只身前往天山探望寄托天山派门下的同母异父的弟弟杨炎。路经西回哈萨克族,孟华从黑嘴下救出酋长罗海的女儿罗曼娜,又在刁会上揭露了心术不正堕入歧途的段仇世的侄儿段剑青的险恶用心,撮合了罗曼娜与桑达儿的婚姻。罗海感激不尽。

孟华历尽磨难来到天山,正遇天竺僧优昙法师和奢罗法师强与天山派掌门唐经天比武,而唐经天正闭关练功。其时,段剑青新拜的师傅欧阳冲和魔头劳超伯乘虚攻打天山。天山派处于危急关头,段剑青暗害唐经天,被孟华阻止。唐经天练功完毕,打退了扰山之人,并请孟华为天山派记名弟子。

孟华受唐经天的委托去崆峒山参加崆峒派大会。这次大会两大主题,一是掌门之职的禅让,一是清理门户,治罪逐出门墙十几年的门徒丹丘生。金逐流、雷震子等许多武林名流都前来参加这次盛会,不过他们是为丹丘生说项的。而清廷御林军统领海兰察率领部下也潜来崆峒山,他们是来帮助洞冥子篡夺掌门职位的。

不料大会态势与洞冥子的预料大相径庭。十几年前,丹丘生帮助同门兄弟何洛迎娶中州大侠牟一行的娇女牟丽珠,不料在半道何洛惨死,新娘失踪,崆峒长老一致咬定是丹丘生所为,洞冥子更是欲置丹兵生于死地而后快。然而在人证物证面前,隐秘十几年的真相今日终于大白天下。原来洞冥子与洞玄子、何洛早与清廷鹰爪海兰察有联系,他们杀害了反清义士牟一行后,又要害丹丘生,此事被牟丽珠、丹丘生知晓后,他们杀了何洛,各自逃到他乡隐居。群雄知晓真相后,十分气愤。海兰察负隅顽抗,丧生在孟华剑下。崆峒门人一致推举丹丘生为掌门。后来丹丘生与牟丽珠结成伉俪。

孟华在师傅继任掌门后,便偕同金碧漪前往回疆。其时回疆的格老已由罗海接任。清廷派崔宝山率大军围剿回疆各部。孟金二人出入疆场,双剑合璧,夜入清军帐中,令清军官兵闻风丧胆,失去了斗志。此时孟元超已率领义军前来增援回疆军民抗清。孟元超雄才大略,奇兵出胜,围困了清军。孟元超深明大义,派孟华去清军中说降崔宝山。孟华不负使命,说服崔宝山同意了两兵休战的决策。回疆人民同义军同庆胜利、和平。

在以后的岁月里,孟华与金碧漪行踪飘泊在草原上,行侠仗义,草原牧民把他们比作牧野流星。

【鉴赏】:

这是一个关于武林少侠闯荡江湖,行侠仗义的故事,他就是孟华。

他的故事经历了四个阶段:身世之谜,爱情多磨,师冤昭雪,牧野行侠。“自古英雄多磨难”。孟华出道江湖之初第一难就是家世耻辱,他一直以为是生父其实是后父的杨牧卖身求荣充当清廷鹰爪,这对初入江湖的孟华来说,是一种与仁道侠义相悖的亲情耻辱。第二难是暗慕金碧漪时爱情感受中,因家世耻辱、兼之江湖上的误解而产生的沦落凄凉的内心滞碍。两种磨难交集于心,是心灵旅程的磨难。此后的磨难却是外在事功中“劳其筋骨”的磨难,他得到了理想爱情而且门当户对,他的生父是柴达木义军的领袖。心灵旅程磨难冰释,孟华开始象个真正的侠士行走江湖,天山助拳,助师雪冤,都是报恩、行侠兼顾的正义行为。在牧野行侠中的孟华,是牧民们熟知的行侠勇士,他帮助牧野小邦反抗清朝大国军事征服统一的侵略,却是一个“不合时宜”行侠仗义的侠士。“劳其筋骨”与“乱其心智”是天降大侠必经的历程。孟华的成长就经受了这两大磨难的考验。

孟华是小说中塑造得比较成功的人物形象,他外性刚强,内情磊落,处世行事恩怨分明,有时也负气执拗。牧野行侠的孟华,不是“识时务”的“俊杰”,却是“行侠仗义”,执行正义和公道的大侠。他力图“违天”行道,帮助牧野小邦抗击不正义、不公道的血腥征服的大清统一事业,结果可想而知,历史必将与他开一个玩笑。正如草原牧民所作的比喻,孟华包括他的英雄业绩只是一颗“牧野流星”,带着闪光消失在茫茫夜空之下的草原上。

在这里,侠义、正义、公道与战争、统一、历史发展的必然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在违抗历史发展的必然中“行侠仗义”,必将以悲剧性的“沉郁顿挫”作为结局,但他会象流星一样,在自身消失之后,留下了一束不灭的星辉在人们的心中,给人以希望和温暖。这就是“侠义”千古不灭、令人尊敬的魅力所在。也正是孟华形象所透视出来的审美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