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楚》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温瑞安著。20万字。台北万盛出版公司版。

【故事梗概】:

洛阳古道,铁骑飞驰。路旁茶栈,几伙人相遇,骤然出手。刀光剑影,尸横遍地。方邪真路见不平,出剑相援,池公子免于一死。袭击者愤愤自绝,临终前咬牙切齿:“杀楚!杀楚!……”众人愕然,读者茫然。

少年侠士方邪真的不凡举止,轰动了洛阳城。城中兰亭池公子、小碧湖游公子、妙手堂回公子、千叶山庄女公子葛玲玲,久成四强鼎立之势,明争暗斗,如火如荼。听闻朝廷要甄选其中一人为洛阳王,掌管兵政,倾轧之势,更同水火。此时,方邪真便成为举足轻重的砝码。游家以重金盛情相邀,回家以严威厉死相,更有背后施用美人计、绝户计者。然而,方邪真却无意卷入这一场是非中,他日日混迹青楼,心中只挂念着四大名捕里“追命”要破的那桩血案:留县太守孟随园是个刚正不阿的清官,被恶人攻讦去职,充军远发。行至洛阳枯柳屯,一家三十七口竟被凶徒杀绝。手段之毒,神人共愤。追命经过细细访查,发现可疑者竟是三名武林高手:三不杀石断眉、七发禅师、九七长剑蔡旋钟。三人遭追命追踪,无法甩脱,深以为耻,便约定在洛阳联手杀死追命。于是,各自受聘四公子,相继入城。

方邪真虽想出淤泥而不染,怎奈树欲静而风不止。他先是杀死回家的爱子回绝,继而窥见旧时情人、今日池家大夫人颜夕的玉体,勾起无限情丝。谁料等着他的竟是一场横祸,老父、幼弟于一夜间倒在血泊之中。悲愤欲绝的方邪真发誓报血仇,然而提剑四顾,谁是凶手?

小碧湖游家花园。被追踪的三大高手与追踪的名捕追命相约见面。拼杀之前,舌战一番。追命胸有成竹,竟引出未死的孟随园。但凶手那日是蒙面而来,其形似七发和尚,其声似蔡旋钟,其手段却似石断眉。众人辩解之时,突然水落石出。原来孟随园是假扮而成,并未起死回生;而凶手却因此露出脚,实为江湖血债累累的“三不杀”石断眉。舌战改为恶斗,石断眉束手就擒之时,却被人神秘杀死,失去了追查幕后人物的线索。

方邪真突然出现在亭子顶上,弄清了“杀楚”的真相:数年前,洛阳最有势力的是林凤公。游、池为其府中总管。然而,一夜之间,林家惨遭灭族,反叛者即是游、池两家,口号“杀楚”,即指杀林与林夫人岑疋儿。口余生的林三公子纠集旧部,再以“杀楚”为号,袭击游、池二公子,誓报血仇。

方邪真终于杀死了池家的智囊刘是之,报了父弟之仇。但今后如何,他还没有答案。

【鉴赏】:

本书是温瑞安的成名力作《四大名捕会京师》中的一部。也是最被人推崇的一部。

温瑞安的作品文学性很强,整部故事就象一首朦胧,不追求严谨的逻辑推理,也不刻意交代完整的故事情节,而是让读者欣赏流露在字里行间的韵味,领悟似是而非的哲理。

在写法上,温瑞安擅用短句描写人物心态,这可以说是师承古。难怪倪匡感慨地说:“古龙死后,只有温瑞安独撑局面了。”

这部作品一开始即推出了两大悬念:“杀楚”之谜与孟随园全家之死。但作者很快即将这已深扣人心的疑案甩到九霄云外,娓娓动听地讲述起方邪真的思维、行为与感情来。通过方的思索,读者也逐渐剥离了那迷离的外衣。无论孟随园被杀的凶手还未点破,无论方的老父、幼弟之死尚未擒凶,摆在我们面前的,已是一幅尔虞我诈、争权夺利、心黑手辣无所不用其极的武林黑幕曝光图象。貌似温良、求贤若渴的池公子得到方邪真时,竟默认下属献计杀死方家父弟,逼其就范;宽宏仁厚的七发禅师和顾佛影是师兄弟,危难之际竟互下毒手,只为一山不容二虎……更毋庸列举黑道人物石断眉了,就连书中着意刻划的正面人物方邪真,也是亦邪亦正,亦真亦假,想摆脱武林的污浊,却深深地陷进了淤泥。作品最后并未将“杀楚”的缘由全盘托出,也未挑明杀死方父的元凶。然而,这一切,已变得不重要了,甚至书名是否称作“杀楚”,看来也无关宏旨。结论就是疑问,疑问正是结论。

温瑞安擅长写旧时黑社会之间的帮派斗争,这与他坎坷的阅历是相关联的。他自幼好武,与志同道合者结社立会,专打不平。为此常常引来横祸,背井离乡。他在作品里最倾心塑造的,当然是四大名捕,但最能反映他心声的,应该还是方邪真这个人物。身怀绝技,却又无力回天,甚至自身难保;行为与思想相冲突,意志与感情相矛盾,最终使他带着一连串的问号,走向人生的下一站。

在写作技巧方面,本书也有不少精湛片段。如小碧湖游家花园与三大高手相会一节,纯用人物对话罗列而成,精练明快,句句相逼。先道出了每个人的作案动机、作案可能性,又逐一加以否定。然而这一肯定、否定,却将每个怀疑对象最肮脏的灵魂挖掘出来,置于道德法庭之下。作者笔致之佳,由此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