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箬帽山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1-11 属于: 中国现代武侠小说鉴赏辞典
【作品简介】:

姚民哀著。36回,约22万字。1930年连载于《红玫瑰》杂志,后世界书局出版单行本。

【故事梗概】:

相传常熟有个涵真阁,藏有《洞幽通明灵秘录》,得此可知上下五百年之事,阁中还藏有宝剑。故事便从河南小刀会头目潘海渠前往阁中寻宝说起,牵连出许多旁枝芜叶。

嘉兴江湖戏班不合救了被劫的商船,与一伙盗匪结下了死仇,全班被害,仅两人被太湖渔隐相救。太湖渔隐少年时为知府公子,因好唱戏结识大盗八臂哪吒江一飞。江下狱后,渔隐钦佩其为人,设计做假公文将其放出,也落草做了强盗,炼成九神功,可吐气伤人。有一次他误伤了陕西武林绝顶高手通天教主的鹰犬,结下冤家,只得隐居太湖。这时他救的戏班二人又被通天教主部下劫去,伪称是箬帽山王所为,激怒太湖渔隐去向箬帽山王挑斗。

箬帽山王名为杨海,四川峨嵋人,相传其父为山中神。他少年时便威震巴蜀,又出川打开局面,遍游江南、上海,到太湖落脚收徒,与姜伯先有“东杨西姜”之称。杨龙海平素行侠仗义,却和江湖诸多名人闹出不少误会。他曾因路见不平,惩治了一批卖解人,引发了与福建白鹤拳的仇怨,纠合闽粤二十七帮及何老前辈,发帖天下英雄,要与杨比试轻功。杨为了比武取胜,欲先寻到秘录、宝剑,但二宝已落入到结有宿仇的多臂道人手中。多臂道人学成暗技,七次行刺杨,都未遂,反被杨击伤。

杨龙海为了对付敌,决定招集分散各地的部众,聚会盟誓。便有四方青年海溪、海源、海流、海波、海潮、海渠、海峰、海仓、海昆、海岳、海岗等人闻名前来投奔,每人的投师经历都是一个故事片断。杨的大徒弟桑海山做了军人,率领部下与海州葛锦绣作战。作品至此又借桑海山其人描写了一番军阀混战的场面。

最后,杨龙海招集部众,宣布正式开山立帮,成立“箬帽党”,以农业为立国宗旨。安排属下十二弟子分习海陆功夫,前往全国各地布置发动起事,欲成一番大事业。

【鉴赏】:

本书是《四海群龙记》的续作,也是一部以秘密会党为题材的武侠小说。据作者自称,是为了交代第一部书中人物未完的下落而作。并说,几年中,为搜集秘密会党珍秘资料,耗费了不少金钱与江湖人物结交,得到了孙美瑶、峒坑四大王、姜伯先等五十人的事迹,取其中足堪一记的,做成小说。

话虽如此,但作品实际上并未反映出什么秘密会党的内情或特色。主人公杨龙海,与《四海群龙记》中的姜伯先相比,革命党的色彩明显减弱,而江湖豪侠的气概则得到夸张。全书虽以他为题,但有相当大的篇幅“顾左右而言他”。即使在集中介绍杨龙海的笔墨中,也显得自相矛盾,口径不一。其先介绍杨父,称为神异灵猴,直为荒诞不经之说;其后介绍杨本人,又借其口道出洋洋千言的救国治国施政主张:“俺为甚要叫箬帽党呢?中华是农业国,据俺的思想,农工两项男妇都信从了本党,洗去中国人的普遍恶习。”“不做官、不贪财、不好色为本党党纲主旨。”则显得有过于严肃的说教气息。因此,杨龙海的形象塑造和思想表达,都算不得成功。

在写作方法上,作者自称,要“做一种分得开,拼得拢,连环格局的武侠社会说部。”为此,还与另一武侠小说家赵苕狂往返函商。实际上,小说不过是以连载形式信笔写来,主题愈扯愈远,起初还是清光绪年间事,忽而竟点缀出民国时期军阀攻讦的事例来。以致于上一期连载甫完,便有读者来信质问。一些所谓前书中的人物下落介绍,亦不过是敷衍成篇。

本书中较有价值的几个片断,是描写江湖渔隐与江一飞交往一段,公子的豪爽,大盗的义气,写得颇为生动,也不见搀进现代意识来自乱阵脚。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往往借人物之口表达作者心中之言,抨击民国初期纷乱的武人政治。如桑海山所言,戟刺现在“最没有廉耻道德的要算是吾等军人和政客朝三暮四、寻是生非,闹得四民失业,河山破碎,全是军政两界之人造成的。单就江苏来说,最先在上发号施令,启衅开端的罪魁祸首,隔了一年多些,大家下了台,变成无棒叫化子,同住在天津,居然又联合通电、呼吁和平了,真亏他们有脸做得出。”这种语言,在今日读来未免与武侠小说相距过远,但在当时,却令读者大快胸臆。因此,本书能有一定影响,与其说是一本武侠小说的成功,倒不如说它具有社会讽刺小说的功用使然。

【原文作者】:姚民哀

【作者简介】:

本名姚朕,字天亶。又曾用花萼楼主、老匏、姚肖光、朱兰庵等几十个笔名。江苏省常熟县人。中国二、三十年代通俗小说家。早年参加光复会、中华革命党,曾以说书为业。长期为《晶报》、《小说时报》等撰写小说,以写作秘密会党题材的武侠小说见长。著有《四海群龙记》、《江湖豪侠传》、《盐枭残杀记》、《南北十大奇侠》、《太湖大盗》等十几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