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现象,本质和发展的学科,奥地利物理学家薛定谔于1944年出版的《生命是什么》一书,从物理学的角度研究和探讨了生命的本质,为该学科的产生奠定了理论基础。英国结晶学家阿布勒于1950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讲演中最早给出该学科的定义。1953年美国科学家华寿、克里克发现脱氧核酸(DNA)双螺旋结构,推动了生物大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由此把生物学引向一个更深的层次分子水平。是本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自此深入探讨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生物膜、光合作用、代谢调节、肌肉收缩和神经兴奋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成为可能。该学科还包括分子遗传学、分子细胞学、分子分类学、分子进化论、分子神经生理学、分子病理学、分子药理学等分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