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学说
化学理论之一。1883年,阿仑尼乌斯在作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提出。认为电解质溶解后立即离解,不管是否有电流通过,溶液中永远有离子存在。它解释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离子迁移数等一系列有关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酸碱电离理论。但因忽视了溶液中离子之间、离子与分子之间、离子与溶剂——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离子化合物完全电离的情况不能作出解释。当离子化合物观点建立后,它就只作为适用于弱电解质的情况被应用。
化学理论之一。1883年,阿仑尼乌斯在作博士学位论文答辩时提出。认为电解质溶解后立即离解,不管是否有电流通过,溶液中永远有离子存在。它解释了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离子迁移数等一系列有关现象。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酸碱电离理论。但因忽视了溶液中离子之间、离子与分子之间、离子与溶剂——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对离子化合物完全电离的情况不能作出解释。当离子化合物观点建立后,它就只作为适用于弱电解质的情况被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