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隅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3-31 属于: 世界文化词典

也称八隅规则。化学重要规律之一。指原子相互作用形成离子或分子时,趋于成为外层为8个电子的隋性元素构型的规律。上述离子或原子称为八隅体。1904年,波兰化学家阿贝格曾提出,元素的化合价有正、负两种化合价,非金属一般是负价,金属一般是正价。他把这些正价和负价称为元素的正常化合价,还有一种在特殊条件下表现出来的化合价称为反常化合价。正常化合价和反常化合价之和为8,称为元素的“八的规律”。1906年,门捷列夫制订的元素周期表中,也提出一元素最高氧化物的化合价和最高氢化物的化合价之和等于8。1916年,德国化学家科塞尔提出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电价键的模型;美国化学家路易斯提出原子可以相互“共有”电子的共价键模型。由于路易斯绘制的电子结构草图中,是用电子排布在立方体的八个角上表示的,因此称为“八隅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