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诺悖论
公元前5世纪希腊哲学家芝诺提出的命题。针对其师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和不动的观点提出。认为并非只有“一”存在,“多”也是真实的,并且它们都在运动或能够运动。为此,提出二分法、阿基里斯追龟、飞矢不动和运动场四个悖论。二分法悖论用以证明一个物体永远不能达到终点,任何运动体在到达终点前须先到达其程一半,由于有无限个中点,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无法到达终点。阿基里斯追龟悖论用以证明在比赛中跑得快的绝对赶不上跑得慢的,因为前者在追上后者之前须先达到后者的出发点,而当它达此时,后者又向前爬了一段。由于两者的距离依次分成无数小段,它们只能不断接近,而永远追不上乌龟。飞矢不动悖论可与《庄子·天下篇》“飞鸟之景未尝动也”相提并论,表明了动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