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3-31 属于: 世界文化词典

又称“生存主义”、“实存主义”。西方现代哲学中最盛行的一个派别,现代人本主义思潮的代表。20世纪20年代出现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心移到法国,后迅速流行于西方各国。克尔恺戈尔的唯意志论及人生哲学、尼采的“自我扩张”说、胡塞尔的现象学为其理论基础。德国的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是创始人。代表人物是法国的萨特。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个人的“存在”问题。“存在”即个人的自我精神、自我意识。哲学的根本任务是研究人。自诩为真正的“人的哲学”。提出“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认为个人首先是作为一种没有任何规定性的东西而存在着,而后他自由地规定自身,“选择”自己的“本质”,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但在社会集体中,个人自由受压制,自我被奴役;随着社会组织的完善和科技的发展,这种压制、奴役将增强。由于该学说不仅通过哲学,而且通过小说、戏剧、电影等途径广泛传播,因而深刻而持久地影响着当代西方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