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咽管瘤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1-06-08 属于: 神经外科疾病诊断标准

一、概述

1899年,Mott指出颅咽管瘤(craniopharyngioma)与垂体结节部的鳞状上皮有关,1904年,Erdheim称之为垂体管肿瘤,并描述了其主要的临床特征;1909年,Halsteod进行了首例手术治疗。文献中颅咽管瘤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垂体管肿瘤或囊肿、鞍上囊肿、上皮瘤、上皮囊肿、Rathke肿瘤或囊肿、Erdheim瘤、鳞状上皮瘤、垂体管上皮瘤、垂体釉质瘤及袖质瘤等。1930年,Mclean将之正式命名为颅咽管瘤,被人们公认,一直沿用至今。

颅咽管瘤占颅内肿瘤的1.7%~4.6%,占先天性脑肿瘤的45%~80%,占鞍区肿瘤的30%。国内报道颅咽管瘤占颅内肿瘤2.8%~6.5%,国外报道占1.9%~7.3%。

男多于女,男女之比约为2∶1。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颅咽管瘤为良性肿瘤,生长缓慢,病程较长,有的病程达20年之久,但也有的病程却很短,仅数周。

二、病因

有关颅咽管瘤的组织发生,目前有两种学说比较普遍被人们接受。

1.先天性剩余学说 这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组织发生学说。Erdheim最早观察到正常垂体的结节部有残存的鳞状上皮细胞,认为颅咽管瘤起源于这些残余的上皮细胞。在胚胎时期的第2周,原始的口腔顶向上突起形成一深的盲袋,称为Rathke袋,随着进一步发育,Rathke袋的下方变狭而呈细管状,即称之为颅咽管或垂体管。在正常情况下,胚胎7~8周颅咽管即逐渐消失,在发育过程中常有上皮细胞小巢遗留,即成为颅咽管瘤的组织来源。

2.鳞状上皮化生学说 1955年,Luse和Kernohan观察了1364例尸检的垂体腺,结果发现24%有鳞状上皮细胞巢,其出现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20岁以下者鳞状上皮细胞巢出现率很低。因此,他们认为鳞状上皮细胞巢是垂体细胞化生的产物,而不是胚胎残留。另外,还有人观察到垂体腺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的混合,并且见到二者之间有过渡,这一发现亦支持化生学说。

三、病理

1.部位与分型 1947年,Bailey将颅咽管瘤分为鞍内型和鞍上型两型,其划分界限是鞍膈。鞍内型起源于鞍膈下的上皮细胞巢,易压迫垂体和视交叉出现内分泌以及视力、视野障碍。鞍上型起向鞍膈上的上皮细胞巢,易向后生长侵入第三脑室。

2.大小 颅咽管瘤大小悬殊,小者如豌豆,大者如鹅卵,可累及两个脑叶以上。一般直径在4cm左右,其囊液一般在10~30mL大者可在100~200mL以上。

3.形态 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亦可呈不规则型或分叶状,其囊壁厚薄不一,表面光滑,薄者如同蛋壳内膜,呈半透明状,厚者包膜较韧,呈灰白色,并有多处散在钙化斑点,是颅咽管瘤的重要特征之一。可为单房性或多房性,腔内壁光滑或呈乳头状突起。

四、分型

1.在组织学上,颅咽管瘤可分为囊性、实质性或混合性二种

(1)囊性颅咽管瘤:占绝大多数,占70%~95%,实性者少见,且瘤体多不大,占4.3%~17%。混合性者其囊性部分与实体部分比例不定,有的囊性部分很大,实性部分为较小的瘤体,有的囊性部分则很小。囊液呈黄色或棕色,含有丰富闪亮的胆固醇结晶,似机油,若最近有出血则呈鲜红色或暗红色。胆固醇为囊液中的特征性成分。Banna报道,英国5个主要神经病学中心的160例颅咽管瘤,囊性者占54%,实性者占14%,混合性者占32%。镜下颅咽管瘤由上皮细胞组成,主要由成片的鳞状上皮细胞构成,呈乳头状或索状排列。上皮细胞之间为胶质纤维或结缔组织。间质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并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浸润。亦可见到玻璃样变性、钙化和骨化及大量胆固醇结晶。约96%的囊性颅咽管瘤是由层叠的鳞状上皮细胞覆盖,其余4%则由呈纤毛状和含有杯状细胞的柱状细胞覆盖。

(2)实质性颅咽管瘤: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支持的成团或成束的上皮细胞构成,其内可有黏液瘤样变性或胆固醇裂隙。肿瘤同脑组织或垂体组织无明显的分界,可以有反应性的神经胶质增生,推移下丘脑产生严重的危害。颅咽管瘤的细胞结构虽然是一单纯的良性肿瘤,但常有局部浸润,故难以根治。

2.一般在镜下可将颅咽管瘤分为釉质瘤型和鳞状上皮型,前者多见 囊性颅咽管瘤常为成釉细胞瘤,由柱状上皮按卫星层状排列组成,颇似牙釉质;实性或混合性颅咽管瘤仅含有单纯的鳞状土皮细胞。釉质瘤型在细胞团周围为柱状上皮细胞,逐渐向中间移行,中央为多角形的星形细胞。鳞状上皮型则单纯由鳞状上皮组成。

3.Duff将本瘤分为四型 ①Rathke裂隙囊肿;②乳头状囊肿或囊状乳头瘤;③牙釉质瘤;④恶性梭形细胞瘤。恶性颅咽管瘤极为罕见,个别恶性变者可发生播散性转移。文献中记载曾有1例播散而来的枕骨大孔部位颅咽管瘤。

4.黄克清(1982年)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将颅咽管瘤分为四型:①鳞状上皮型,占76.6%,多位于鞍上和第三脑室;②釉质细胞型,占10.6%;③混合型(鳞状上皮和釉质细胞型),占10.6%;④柱状细胞型,占2.2%。

五、检查

1.内分泌功能检查 多数患者可出现糖耐量曲线低平或下降延迟,血T、T、FSH、LH、GH等各种激素下降。

2.腰椎穿刺 有颅内压增高者,腰穿测压升高,脑脊液化验多无明显变化。

3.脑电图 以额部或广泛的δ波或θ波为主。

4.超声波检查 有脑积水者可见脑室波增宽。

5.头颅X线平片 80%~90%的患者头颅X线平片有异常改变。头颅平片有异常改变的,儿童占94%,成人占60%。主要异常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肿瘤钙化、蝶鞍改变和颅内压增高征象。

6.脑血管造影 61%患者在脑血管造影时可出现异常改变,鞍上型肿瘤异常改变的,成人占57%,儿童占74%。脑血管造影呈脑积水征象和(或)鞍上肿瘤表现。正位像显示大脑前动脉水平段抬高,颈内动脉外移;侧位像见颈内动脉虹吸段伸展,大脑中动脉第一段向前上移位,第二段后移位。

7.脑室造影或气脑造影 鞍上型可见视交叉池消失,第三脑室前下部充盈缺损;第三脑室型可见一脑室充盈缺损或不显影,两侧脑室对称性扩大。气脑造影显示鞍上型鞍上池闭塞和恒定的第三脑室充填缺损;鞍内型气脑造影与鞍内肿瘤改变相一致,难与垂体瘤区别。若肿瘤小,瘤上的鞍上池可以被显示,第三脑室前隐窝也不一定有变形。

8.囊腔造影 颅咽管瘤的囊腔可以由空气阳性造影剂衬托出。

9.放射性核素扫描 放射性核素扫描只能查出大的实质性的颅咽管瘤,小的和囊性肿瘤则不能发现,故现在已不采用此项检查方法。

10.CT扫描 颅脑CT扫描显示为鞍区肿瘤改变,非增强扫描者实质性肿瘤表现为高密度或等密度影像,钙化斑为高密度,囊性者因瘤内含胆固醇而呈低密度像,CT值为-40~10HU,囊壁为等密度。病变边界清楚,呈圆形、卵圆形或分叶状,两侧侧脑室可扩大。强化扫描时约2/3的病例可有不同程度的增强,CT值增加12~14HU,囊性颅咽管瘤呈环状强化或多环状强化而中心低密度区元强化,少数颅咽管瘤不强化。一般具有钙化、囊腔及强化后增强三项表现的鞍区肿瘤,即可确诊为颅咽管瘤。

11.MRI 多数颅咽管瘤囊性部分所含的物质呈短T与长T,但也可呈长T与长T像,即T加权像上呈低信号,T加权像上呈高信号;若为实质性颅咽管瘤,则呈长T与长T。钙化斑呈低信号区。

六、临床表现

其临床症状与体征大致可分为内分泌症状、视力视野症状、颅内压增高症状。

1.内分泌功能障碍 肿瘤压迫垂体及下丘脑,引起内分泌功能障碍。约67%的患者有内分泌功能障碍的表现,15岁以下者78%出现内分泌症状,其中40%~46%的患者以内分泌功能障碍为首发症状。

(1)性功能障碍:青春期发病者,常以性功能障碍较明显,而生长发育障碍不明显。40%年龄在15岁以上的患者有性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性器官发育障碍,外生殖器呈幼儿型,第二性征发育不全;而成人发病者,女性月经停止或月经失调,男性阳痿及性欲减退、胡须稀少、阴毛脱落、皮肤变细腻等。

(2)生长发育障碍:儿童期发病者,特别是肿瘤起于鞍内者,常因腺垂体受压生长激素分泌减少,而表现为垂体性侏儒症。患者表现为骨骼生长迟缓,甚至停滞,有的至成年时身材仍如10岁左右儿童。但智力不受影响,身体各部大小比例正常。30岁以后发病者垂体性侏儒症罕见。

(3)脂肪代谢障碍:由于下丘脑受损害,18%~30%患者出现脂肪代谢障碍。多表现为身体发胖,脂肪呈异常分布。若儿童患者同时伴有性器官发育不良时,则称为肥胖性生殖无能综合征。

(4)水代谢障碍:25%~32%的患者表现为尿崩症,尤其是鞍上型者更容易出现尿崩现象。其中10%的患者以尿崩症为首发症状,表现为多饮、多尿,尿比重低,每日尿量在3000~4000mL以上;成人表现为尿崩者比儿童多见。有时腺垂体同时受损,因为ACTH分泌减少可不出现尿崩症。

(5)其他:晚期患者可因为下丘脑严重受损或肿瘤经侵入额叶,而出现嗜睡(15%)或精神症状,表现为淡漠、记忆力减退、情绪不稳定,其他症状尚包括乏力、基础代谢降低、畏寒、血压低、黏液性水肿、体温调节障碍、糖耐量降低、瘦弱,甚至出现垂体性恶病质表现。

2.视力、视野障碍 肿瘤可压迫视神经、视交叉而出现视力、视野障碍,尤其是鞍上型更易出现。70%~80%患者有视力、视野障碍,且成人较儿童常见。其中15%~18%患者为首发症状。视力呈进行性减退,日久失明。视野改变多为不规则视野缺损,如不规则的单眼视野缺损、双颞侧或同向偏盲等,但仍以两颞侧视野缺损为常见(50%),但第三脑室型常不出现视野缺损。

3.颅内压增高症状 颅内压增高症状常出现在晚期,且儿童更多见。颅内压增高症状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肿瘤增大,突入第三脑室内阻塞室间孔或导水管的入口,而出现梗阻性脑积水之故。颅内压增高的症状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盘水肿、视力进行性减退、复视、展神经麻痹等。小儿可出现头围增大、颅缝分离及前囟隆起等。严重颅内压增高者可导致意识障碍。

4.头痛 90%患者出现头痛,其中63%为首发症状。同时伴有恶心呕吐者占50%,儿童比成人更常出现头痛。头痛是由于肿瘤压迫鞍膈及局部脑膜、血管引起的,少数患者可长期头痛而无颅内压增高。晚期头痛多系颅内压增高所致,并呈进行性加重。颅内压正常者头痛常为额颞部疼痛,而颅内压增高所致头痛则为全头痛并伴有呕吐、颈硬、复视等。

5.其他 肿瘤压迫一侧大脑脚而出现锥体束征,表现为轻偏瘫、病理征阳性等;肿瘤向两旁发展者可累及外展、动眼、三叉、面神经而出现相应的脑神经障碍症状;有的肿瘤可突入颅后窝产生小脑症状,如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等。13.2%患者可出现癫痫病。4%患者出现发热。若囊性颅咽管瘤自发破裂,尚可造成无菌性脑膜炎等。

颅咽管瘤儿童患者以发育障碍、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青少年以内分泌障碍多见;成人则以视力、视野障碍,精神障碍为主要特点。

七、诊断

根据好发部位、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诊断颅咽管瘤并不困难。凡青少年儿童出现内分泌功能障碍,如发育矮小、多饮多尿、肥胖、生殖器发育不良等,均应首先考虑本病;若有鞍上或鞍内钙化斑,更有助于诊断。若成人出现性功能障碍或头痛、视力视野障碍,也应考虑本病。少数临床表现不典型者应行辅助检查,如CT扫描。

八、鉴别诊断

1.垂体腺瘤 颅咽管瘤应首先与垂体腺瘤相鉴别,因为两者均可出现内分泌及视力障碍,临床表现相似,有时实质性颅咽管瘤鞍内型在CT上也难以与垂体腺瘤相区别。垂体腺瘤占鞍区肿瘤的第一位,多见于20~50岁成人,以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多为双颞侧偏盲,眼底几乎均为原发性视神经乳头萎缩。腺垂体功能低下为主,而无生长发育迟缓,一般不产生颅内压增高。蝶鞍多呈球形扩大而无钙化。CT扫描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肿块,强化扫描可见均一增强。

2.鞍结节脑膜瘤 除去垂体腺瘤及颅咽管瘤,鞍区肿瘤即属鞍结节脑膜瘤常见,居第三位。25~50岁为高发年龄。早期一般无内分泌障碍,可有视力障碍及头痛。晚期可出现视野障碍及眼底原发性视神经乳头萎缩。蝶鞍改变不明显,有的可见鞍结节增生或破坏,钙化少见。CT扫描呈略高或等密度肿块,肿瘤呈均一明显强化。

3.鞍区生殖细胞瘤 即异位松果体瘤,占第四位,70%患者年龄分布在7~20岁。多有内分泌障碍,但以尿崩症为突出症状,可伴有性早熟,亦可有视力、视野改变。蝶鞍正常。

4.视交叉胶质瘤 多发生在7~20岁,内分泌症状少见,多以视力改变为主,表现为单眼突出、视力障碍、头痛等。视神经孔多扩大,无钙化。CT扫描为低密度肿块,一般无强化或轻度强化。

5.鞍区表皮样囊肿 很少见,绝大多数发病年龄在23~37岁,以视力、视野障碍为主要表现,一般无内分泌障碍,颅内压增高症状也很少发生。蝶鞍正常、无钙化,CT扫描示鞍区低密度病灶,CT值多为负值,不强化。

6.脊索瘤 多发生在35岁左右,以多条脑神经损伤为主要表现,常有钙化,蝶鞍部及斜坡部有明显骨质破坏。CT显示为不规则略高密度肿块,其中有钙化点,多数不发生强化,少数可有均一轻度强化。

7.鞍区动脉瘤 罕见,多见于中年人,以突然发病、头痛、动眼神经麻痹为特征,蝶鞍一般无改变,脑血管造影可确诊。术中穿刺为鲜血,肿物不塌陷。

8.第三脑室前部胶质瘤 多发生在成年人,一般无内分泌症状,以颅内压增高为主要表现。蝶鞍一般无改变,肿瘤很少有钙化,CT扫描可以鉴别。

9.视交叉蛛网膜炎 多见于成人,以视力、视野改变为主要表现,视野改变一般无规律,呈不规则变化,视野缩小,一般无内分泌障碍及颅内压增高。蝶鞍正常,CT扫描无鞍区占位性病变。

10.原发性空蝶鞍 很少见,中年发病,以视力、视野障碍、头痛为主要表现,有时出现内分泌症状,临床上有时很难与颅咽管瘤相鉴别,CT扫描显示鞍内为空腔。

11.鞍区蛛网膜囊肿 罕见,以小儿多见,亦可见于成人,主要症状为脑积水引起的颅内高压,可有视力、视野改变,少数患者有内分泌症状,蝶鞍扩大或双鞍底,CT扫描见脑脊液密度的圆形低密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