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佗之死》诗词鉴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1-12 属于: 三国演义诗词鉴赏
【原文】:

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

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

【赏析】:

曹操受噩梦所惊,头痛不可忍。遍求良医不能医疗,于是华歆向曹操推荐说:“华佗字元化,沛国谯郡人也。其医术之妙,世所罕有:但有患者,或用药,或用针,或用灸,随手而愈。若患五脏六腑之疾,药不能效者,以麻肺汤饮之,令病者如醉死,却用尖刀剖开其腹,以药汤洗其脏腑,病人略无疼痛。洗毕,然后用药线缝口,用药敷之;或一月,或二十日,即平复矣:其神妙如此!”于是曹操“即差人星夜请华佗入内,令诊脉视疾”。华佗说:“大王头脑疼痛,因患风而起。病根在脑袋中,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不可治疗。某有一法: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曹操听后大怒,怀疑华佗要借机杀他。华佗便用关公之例说服曹操:“某刮骨疗毒,关公略无惧色;今大王小可之疾,何多疑焉?”曹操一听关公之事,更加疑心华佗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便将华佗下狱,拷问其情。

华佗闻关羽中箭,不请自来,且关公任其割治,华佗手到病除;曹操请华佗而至,却又疑其有害己之心,将其杀害。在华佗的身上既折射出关羽的英雄气质;也映衬出曹操的奸诈凶残。一代名医“华佗仙术比长桑,神识如窥垣一方”。但毕竟只能医病,不能医奸。非但不能,反受其害。他临死将自己所著的一部医书《青囊》赠给了一位心善的狱卒,盼能“能继吾术”。谁想到狱卒之妻却将其烧毁,理由很直观:“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只落得死于牢中,要它何用!”这一笔反衬得十分有力,这种畸型变态的言语,它的价值,就在于给清醒的人一个判断问题的参照。中国古代有许多杰出的医学家、发明家、艺术家,他们对社会对人类的价值,在封建掌权的人眼里,是卑贱的。华佗死于曹操的手下虽是偶然,却反映了封建社会普遍现象。小说家还不能这样深刻地认识问题,他只能痛惜:“惆怅人亡书亦绝,后人无复见《青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