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适《使青夷军入居庸》鉴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1-12 属于: 古代文学名篇鉴赏
【原文】:

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原文作者】:高适

【原文出处】:据四部丛刊影明本《高常侍集》

【鉴赏】:

共三首,此其第一。“青”,或作“清”。青夷军,范阳节度使所统九军之一,军城在今河北怀来县东。《新唐书·兵志》:“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居庸关,位于居庸山中,形势险要,自来为长城重要关塞,在今北京市昌平县。

天宝九年秋,高适于封丘尉任上奉命送兵至青夷军,冬日方到。这三首诗为还归途中进入居庸关时所作。

首句意谓自封丘北上,历时已久;其长途跋涉艰难辛苦之情状自不难于言外得之。下句更逼进一层:征途尚遥,反而愈进愈难,几令人不堪。以下三联,全就此难字生发。颔联写塞上酷寒,出语婉曲有致:原不曾料到边地与内地气候迥异,只是愈来愈感到自己身上衣单,不足以抵御。虽无寒字,而寒意自浓。颈联写环顾四周,一片凄冷,满目萧条。“苦”字乃以我观物所得,与其说是状泉之声,毋宁说是写我之情。字里行间依旧有个寒字在。尾联之“关塞”,即指居庸关。此关塞尚非极边之地,已难堪至此;瞻望前方,阴云密布,飞雪满空,茫无涯际,直写寒之盛,其“难”又将何如!言尽而意不尽,留下了耐人思索的悠长韵味。

胡应麟曰:“达夫歌行、五言律,极有气骨。”(《诗薮·内编》卷五)此仅就大体言之,如此首即不以气骨见长,亢爽自命,只是以自然坦易之语写旅途艰苦之情。大家固然多有几副笔墨,但本篇之所以如此,尚有其特殊原因。与此同时创作的《送兵到蓟北》云:“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高适素欲立功塞上,此次行役只是送兵,而非从戎征战,故唯有失意悲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