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卡斯角盟军登陆(1943年12月)
默卡斯角位于新不列颠岛西南海岸,是扼守丹皮尔海峡(新不列颠岛和温贝岛之间)的要地之一。截至1943年12月上旬,防守该地的日军是隶属于第17师团的2个中队和1个海军观通队(约30人)。盟军西南太平洋部队准备在横渡丹皮尔、进攻新不列颠岛之前,首先以部分兵力在默卡斯角登陆,以便夺占该地附近的阿拉维机场,并在那里设立鱼雷艇基地,阻止日舰艇部队从南面接近丹皮尔海峡。
担任这次登陆任务的是美陆军骑兵第1师第112团,负责输送的是巴比将军指挥的两栖作战部队。这支登陆输送队于1943年12月14日从新几内亚岛出发,15日凌晨被日水上侦察机发现。当日5时30分,美第112团第1梯队开始突击上陆,由于岸上日军的阻击,受到一些损伤,但不严重。6时30分,日军从腊包尔派出的9架舰载轰炸机和55架零式战斗机(其中15架挂载炸弹)袭击了盟军的两栖作战部队,虽有数十架美“闪电”式战斗机在上空掩护,仍有1艘运输舰和3辆水陆坦克被击沉,日机被击落4架。自16日至20日,每天都有几十架日机空袭登陆地域,但盟军在己方飞机的掩护下仍在不断巩固登陆场。
盟军登陆兵的后续梯队于12月20日出发,21日晨进至默卡斯角附近时被日军发现。10时前后,90余架日机对其进行第一次攻击;15时许,又有80余架日机进行第二次攻击。盟军方面虽有“闪电”式和“雷电”式等飞机在空中轮番担任警戒,仍然未能避免损失。据日方资料记载,有30余只上陆工具(含2辆水陆坦克)被击沉,2艘坦克登陆舰和1艘驱逐舰被击伤起火。尽管如此,盟军已将这一地区和附近水域控制在自己手中。
- 第三次印(度)巴(基斯坦)战争中的两次海上袭击战(1971年12月)
- 援助越南扫雷(1972年5月~1973年8月)
- 对越南北部沿海地区的水雷封锁(1972年5~12月)
- 巴桑安角登陆袭击战(1969年1~2月)
- 莫邪岛海域反小股敌人袭扰的战斗(1967年5月)
- 夜袭833号美军修理舰(1967年11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永昌”号护航炮舰和击伤“永泰”号大型猎潜舰战斗(1965年11月)
- 中国南海舰队船运大队在越南执行任务过程中的对空作战(1965年6月~1966年9月)
- 击沉国民党海军“剑门”号、“章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8月)
- 击沉“大金1”号和“大金2”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击沉“满庆盛”号、“满庆升”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4年7月)
- 重创国民党海军“东江”号猎潜舰战斗(1965年4月)
- 歼灭“海狼艇”战斗(1964年5月)
- 捕获“T 3166M”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3年11月)
- “卡德”号美军护航航空母舰被炸沉(1964年5月)
- 击沉“祥顺1”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2月)
- 击沉“协进8”号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
- 击沉“班超计划”特务输送船战斗(196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