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门关”一名的由来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08-06 属于: 由来与传说

雁门古称勾注。雁门关即位于此地。"雁门"名称的由来,据明《永乐大典·太原志》称:"代山(即雁门山)高峻,鸟飞不越,中有一缺,其形如门,鸿雁往来……因以名焉。"大约在汉武帝初年已置关,以防匈奴

雁门关

至北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时重新建关,就称雁门关。雁门关关城踞于雁门山雁门之口,在山西省代县西北20公里。城周长1公里余,墙高二丈(约合今4米余)。石座砖身,形势雄固。有关门三座,即东门、西门和西门外的一座南北向小北门。北门门额石匾刻"雁门关"三个大字,其两侧镶嵌砖镌联语:"三关冲要无双地,九塞尊崇第一关。"现仅残存部分关城及三座关门。

雁门关的重要性在于它是古时塞外北方民族进扰的要道,所以,自古为边防戍守要地。

 

由来与传说的其它文章:

  • 伴娘伴郎的由来
  • 十二生肖纪时的由来
  • 谚语的由来
  • 英文26个字母的由来
  • 电影的由来
  • 厨师帽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