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未解之谜:观音菩萨身世如何又有几重身份?
观音在佛教诸菩萨中居首位,在中国是最受百姓崇奉的菩萨,拥有的信徒最多,影响最大。
那么,观音是如何成为观音的呢?有两种说法。《悲华经》中讲到在很久远的年代里,当阿弥陀佛还是叫转轮圣王的时候,观音为转轮圣王的大儿子,名为“不眴”,他向其师父宝藏如来发宏愿要“度化”一切众生,但原来的名字太古怪,恐怕众生见外,于是宝藏如来就给他取了个名字,叫“观世音”。而在《楞严经》中说观音自述前世曾拜“观世音如来”为师,“观世音如来”认为观音学习佛法很不错,就为他取名“观世音”。佛经中没有提到宝藏如来和观世音如来是否属于同一个佛,就两者为观音取名的缘由分析,我觉得宝藏如来就是观世音如来的几率比较大。但是,释迦牟尼站出来指出,观音并不是只有一个名号的,《千光眼观自在菩萨秘密法经》提到观音于释迦牟尼之前就成佛了,号“正法明如来”,释迦牟尼就在这位“正法明如来”座下为徒。如此看来,观音就是“正法明如来”的后世身份。这就怪了,观音已经是“如来”之身,为什么还会有前世后世的情况出现呢?如果正法明如来是长存不灭的话,那就不应该还有观音前世的说法啊;如果正法明如来是“涅磐”的话,那就更怪了。因为,以“如来”的身份,本来就应该是居住在极乐世界中的了。难道,“涅磐”后能到的那个世界是比极乐世界还要好的吗?
我在佛经中寻找这些疑惑的答案,发现佛经提到,在无量劫后,阿弥陀佛“灭度”,观音就会接管极乐世界,成为极乐世界的新主持,换名号叫“普光功德山王如来”。“灭度”就是“涅槃”的意思,我们今天俗称“圆寂”。天啊,连阿弥陀佛也还要“圆寂”,也要离开极乐世界,他这是要到哪去呢?难道真有一个比极乐世界还要好的所在,那是叫“极”极乐世界么?但是,并没有任何一部佛经有提过极乐世界之外还有个“极”极乐世界啊。
有人说:“观世音菩萨在久远以前就已经成佛,但为了普渡众生而慈海导航,故显菩萨像而非如来像。成佛和涅磐似乎不是一个概念!”我当然知道“慈海导航”与涅槃的区别,问题是,这些佛还有“灭度”,他们这不是“慈海导航”,就是涅槃。
由佛经得出,观音还有个前世、今世、后世之分;佛、菩萨也会“涅槃”,也要搬家。这些佛事,我至今百思不得其解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 海子《四姐妹》原文与赏析
- 信口开河的故事
- 文天祥《过扬子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知己知彼的故事
- 重蹈覆辙的故事
- 白居易《三谣朱藤谣》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赏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人弃我取的故事
-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剧情怎样?
- 岑参《灭胡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