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诗词:李煜作个才人真绝代 可怜薄命作君王
李煜(937年-978年),或称李后主,为南唐的末代君主,政治上毫无建树的李煜在南唐灭亡后被北宋俘虏,但是却成为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词人,被誉为词圣,作品千古流传。
李煜“为人仁孝,善属文,工书画,而丰额骈齿,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迁都南昌并立李煜为太子监国,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李煜“性骄侈,好声色,又喜浮图,为高谈,不恤政事。”。笃信佛教,“酷好浮屠,崇塔庙,度僧尼不可胜算。罢朝,辄造佛屋,易服膜拜,颇废政事。”在宫内和国内大兴宗教,甚至在军国大事上都以佛事为凭,自己每日穿袈裟诵佛经。直到宋军临城下,李煜还在净居寺听和尚念经。
李煜题:韩干画照夜白
971年宋军灭南汉后,李煜为了表示他不对抗宋,对宋称臣,将自己的称呼改为江南国主。
973年,宋太祖令李煜至汴京,李煜托病不往。宋太祖遂派曹彬领军攻南唐。
974年12月,曹彬攻克金陵,南唐灭亡。李煜在位十五年,世称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汴京被封为违命侯,拜左千牛卫将军。
976年,宋太祖暴死,弟赵光义继位为宋太宗,改封陇国公。尝与金陵旧宫人书写:“此中日夕,以泪珠洗面”。宋人笔记上说赵光义多次强暴小周后。李煜在痛苦郁闷中,写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
978年,徐铉奉宋太宗之命探视李煜,李煜对徐铉叹息:“当初我错杀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铉退而告之,宋太宗闻之大怒。史载三年七月初七(978年8月13日),农历七夕,当李煜在其42岁生日那天与后妃们聚会,李煜卒,年四十二。一说李煜因写“故国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东流”之词,宋太宗再也不能容忍,用牵机毒杀之。牵机药或说是中药马钱子,服后破坏中枢神经系统,全身抽搐,头脚缩在一起,状极痛苦。李煜死后,葬洛阳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绝,不久也随之死去。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性宽恕,威令不素著”,好生戒杀,死后,江南人闻之,“皆巷哭为斋”。
李煜在艺术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刘毓盘说李后主:“于富贵时能作富贵语,愁苦时能作愁苦语,无一字不真。”
李煜亡国前的词,透插富丽奢华的宫廷生活,言词多温软绮丽,卿卿我我,呈现“花间词”气息。
李煜书法:《入国知教帖》(局部)
李煜亡国后,晚年的词写家国之恨,拓展了词的题材,感慨既深,词益悲壮。
李煜词最大特色,是自然真率,醇厚率真,情感真挚。喜用白描手法,通俗生动,语言精炼而明净洗炼,接近口语,与“花间词”缕金刻翠,堆砌华丽词藻的作风迥然不同。
李煜后期的词由于生活的巨变,以一首首泣尽以血的绝唱,使亡国之君成为千古词坛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词话》语),正是“国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语始工”。这些后期词作,凄凉悲壮,意境深远,为词史上承前启后的大宗师。至于其语句的清丽,音韵的和谐,更是空前绝后。
李煜词摆脱了《花间集》的浮靡,他的词不假雕饰,语言明快,形象生动,性格鲜明,用情真挚,亡国后作更是题材广阔,含意深沉,超过晚唐五代的词,不但成为宋初婉约派词的开山,也为豪放派打下基础,后世尊称他为“词圣”。
《渔隐丛话前集•西清诗话》提到宋太祖征服南唐统一中国后感叹:“李煜若以作诗词工夫治国家,岂为吾所俘也!”
后代念及李煜的诗词中以清朝袁枚引《南唐杂咏》最有名:“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整理网络资料)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 海子《四姐妹》原文与赏析
- 信口开河的故事
- 文天祥《过扬子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知己知彼的故事
- 重蹈覆辙的故事
- 白居易《三谣朱藤谣》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赏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人弃我取的故事
-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剧情怎样?
- 岑参《灭胡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