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腹便便的典故 成语大腹便便说的是谁的故事
大腹便便的典故:“大腹便便”这句成语,出自边韶的故事。
边韶,字孝先,东汉时期浚仪(古代县名,在今河南省开封市附近)人。边韶读了不少儒家鼻祖孔子和孟子的书,以教授儒学为业,前后收过不少的学生。在《后汉书·边韶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边韶肚子肥大,行动迟缓,整天懒洋洋的,即使是白天也喜欢躺着休息。他的几个学生,见老师如此,就编了首歌谣,这首歌谣很快就在同学之间广泛流传。有时候,有的学生还会不经意间脱口而出:
边孝先,腹便便;
懒读书,但欲眠。
边韶听到了之后,当然有些生气,于是他也编了几句,作为回答:
边为姓,孝为字。
腹便便,五经笥;
但欲眠,思经事。
所谓“五经”,是春秋时期孔子编订的五部书,名为“五经”。即:《诗经》、《尚书》、《易经》、《礼记》和《春秋》。边韶曾经熟读这些经书,所以当时有人称他为“五经笥”。笥,是古代时候一种竹子编制的方形箱子,多用来装书。所谓“五经笥”(装五经的书箱)这个称呼,可能是赞美,也可用作嘲讽,不过边韶自己对此是感到很得意的。学生们嘲笑他肚子大,他就说自己的肚子大是因为里面装满了经书;学生嘲笑他只想睡觉,他说他睡觉也是在想着经书上的事情。
“大腹便便”这句成语,就是从这段故事中的“腹便便”演化而来。“便便”,形容肥大的样子。我们通常说的“大腹便便”,就是形容肚子之大,并且还有一点嘲笑的语气。
相关阅读
- 李白《宫中行乐词其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虢州酬辛侍御见赠》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宴崔明府宅夜观妓》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浐水东店送唐子归嵩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西游记里的成语故事:多用来形容孙悟空
- 海子《四姐妹》原文与赏析
- 信口开河的故事
- 文天祥《过扬子江》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知己知彼的故事
- 重蹈覆辙的故事
- 白居易《三谣朱藤谣》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李世民《帝京篇十首》赏析
- 孟浩然《韩大使东斋会岳上人诸学士》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孟浩然《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人弃我取的故事
-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剧情怎样?
- 岑参《灭胡曲》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 岑参《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古诗原文意思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