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后

皇太后简介

大清国慈禧皇太后

大清国慈禧皇太后

皇太后,是皇帝、天皇为其母亲所上的尊号,太后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战国时期。中国皇帝在登基初期,尊封前任皇帝的皇后,通常是他的嫡母或生母为皇太后。

中国皇太后

制度

皇帝以嫡出继位:有生母在则以生母为皇太后。无生母则以先帝皇后(继任皇后)为皇太后。生母、先帝皇后皆无,则以抚育皇帝的先朝妃嫔为皇太妃,有时也加封为皇太后。

皇帝以庶出继位:则以嫡母为皇太后,生母尊为皇太妃。到明清时,嫡母生母则并为皇太后,清朝尊皇帝嫡母为“母后皇太后”,生母尊为“圣母皇太后”;名义上嫡母太后高过于生母太后。

皇帝以旁支入继:以继母(先帝皇后)为皇太后,且须认继母为嫡母。

嗣帝与先帝同辈、甚至较先帝为尊辈:以皇帝本人的母亲为皇太后,至于先帝皇后则由嗣帝上徽号,称○○皇后,如宋朝开宝皇后。

汉哀帝在位时,宫中共四位太后,分别是:哀帝祖母傅氏(封号先后有恭皇太后、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等)、哀帝生母(封号先后有恭皇后、帝太后等)、成帝生母王政君(太皇太后)、成帝皇后赵飞燕(皇太后),是谓四太后。

北魏为防外戚干政,仿汉武帝钩弋夫人制,而实施“子贵母死”制。不论宫女、嫔妃甚至皇后,生下的皇子立为皇储后一律赐死。但幼龄皇子仍需抚育,是所谓保太后,即以皇帝乳母为太后。不过母死子贵制太过残忍,造成后宫人人自危,因此在北魏中期后取消。

特殊的皇太后

汉昭帝上官皇后——汉昭帝逝世时上官皇后仅十五岁,继位的刘贺虽仅在位二十七天,就被朝臣奏请废位,上官皇后仍被尊为皇太后。汉宣帝继位后又升为太皇太后。上官太后一直活到了汉元帝即位,此时她已经是皇帝的法定曾祖母了,她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

唐代宗沈氏——唐代宗为广平郡王时的妾室,唐德宗生母,沈氏在安史之乱中失踪,其子登基后遥尊为皇太后。至其曾孙唐宪宗时,方为其举行哀悼仪式,并追上太皇太后谥册。

唐宪宗郭贵妃——唐顺宗朝为王妃、唐宪宗贵妃、唐穆宗朝皇太后、唐敬宗朝太皇太后,文宗、武宗、宣宗等三朝仍为太皇太后,一生历经七代皇朝,其中五代深受礼遇,其七朝五尊的经历堪称特殊。

宋哲宗元祐皇后——二度被废又二度复位,并二次于国势危急之下被迫垂帘听政,经历之奇,实为罕见。

宋高宗宪圣慈烈皇后——宋徽宗朝出生、宋高宗才人、升贵妃、后升皇后、宋孝宗朝太上皇后(后改称皇太后)、宋光宗,宋宁宗为太皇太后,一生历经六代皇朝。她为中国历史上极少数皇帝法定曾祖母级别的太皇太后。

清朝孝惠章皇后:在位时间最久的皇太后,自1661年—1718年共57年,如果包含皇后时期则总共是64年(1654年—1718年)是中国史上身居后位(皇后、皇太后)最久的女性。

清朝慈禧太后——清朝末期的实际主政者,因而在后世有“无冕女皇”之称。谥号整整25字,是中国史上谥号字数最长的皇太后。

清朝隆裕太后——为光绪帝皇后。在宣统帝登基以后升为皇太后,并仿效姑母慈禧太后垂帘听政,为中国历史上最后的皇太后。

例外

皇太妃刘氏——刘氏是后唐庄宗的嫡母,但庄宗继位后,尊生母曹氏为皇太后,嫡母刘氏只尊为皇太妃,违反了嫡母尊为皇太后的惯例。

日本皇太后

日本皇室古制,天皇生母为皇后时,才能在天皇登基后成为皇太后;但若是妃所出之子登基为天皇,则只能称皇太妃,妃以下所出之子登基为天皇,生母则尊为皇太夫人。在醍醐天皇之后,日本皇室中,天皇的生母、嫡母、继母等亦尊为皇太后,而文德天皇是第一个由女御所出之子而登基的天皇,因此往后为女御所生之子成为天皇,该女御可升为皇太后或和皇太后等级相近的皇太夫人。

目前最后一位皇太后是昭和天皇皇后—香淳皇后,在明仁天皇登基后成为皇太后。2000年6月16日,香淳皇后过世(日文称“崩御”)。

原本,皇后(或中宫),甚至是皇太后、太皇太后过世后,都没有使用皇太后之名为谥号的惯例,例外的是英照皇太后与昭宪皇太后两位,更早以前只有奈良时代的光明皇后,谥号“天平应真仁正皇太后”。

分享到:

皇太后的相关人物

  • 吕雉 吕雉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