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十章(选一)

【原】:

本是瑶台第一枝,谪来尘世具芳姿。

如何不遇林和靖?飘泊天涯更水涯。

【原诗作者】:秋瑾

【鉴赏】:

此诗是秋瑾婚后之作。秋瑾是中国近代第一位资产阶级女革命家,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且有烈火般的性格,因受封建礼教的束缚以及本人在婚姻上的不幸遭遇,其诗作有不少是歌颂那些具有倔强性格的事物的。她爱菊,爱莲,爱水仙、杜鹃、秋海棠,而更爱不怕霜欺雪虐的梅花。这首诗通过对梅花高洁、坚贞本色的赞颂,表现了诗人傲岸不群、坚强不屈的品格。同时也抒发了诗人知音难遇的苦闷。一、二句“本是瑶台第一枝,谪来尘世具芳姿”,是对梅的赞美。从原诗第三首的“绞衣素袂岂相宜”句来看,这里咏的是白梅,诗人认为白梅是最美的一枝。相传“瑶台”是神仙居住的地方,又传百花由女夷花神掌管(见《月令广义》),所以,诗中说梅花是从瑶台谪居尘世的。“第一枝”,是说梅花在瑶台众花中数第一,极尽赞美之意。“谪来尘世”,迷信的说法谓仙家因过失或失宠降到人间。这里说梅是从瑶台谪降而来,喻其素洁。这两句表面上赞美梅花,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的写照。秋瑾自幼就有一种孤标傲世的性格,鄙视世俗观念,但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她的所作所为都很难被人理解。诗人高洁的理想和庸俗的现实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她无力反抗,但又绝不甘同流合污,这自然给自己带来了精神上的苦闷。三、四句便抒发了对自己身世的感叹:“如何不遇林和靖?飘泊天涯更水涯。”诗人以梅自喻,隐含不遇知音者的郁抑情怀。“不遇林和靖”,是说梅花偏偏遇不到爱梅的人。“林和靖”,即林逋,宋代钱塘人,平生不愿做官,长期隐居西湖孤山,无妻无子,种梅养鹤以为伴侣,人称“梅妻鹤子”。诗人用这一典故,暗指自己到处飘泊,自喻远嫁他乡。秋瑾自1893年来湘之后,先后住过长沙常德湘潭等地,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她知音难觅,没有人理解她的心情。诗中反映了诗人“走遍天涯知者稀”,“同调无人眼不青”的痛苦。现实的冷酷,使她不由自主地陷入了惆怅的罗网。再加上婚姻的不幸,所配非偶,这就使诗中的感伤气氛更加浓郁。在艺术上,这首诗借花喻人,比喻形象,写法独特,诗风慷慨悲凉,情意真切,感人肺腑。

上一篇:杞人忧 下一篇:题芝龛记(八首选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