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陆放翁集(其二)

【原】:

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

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意不平。

【原诗作者】:梁启超

【鉴赏】:

南宋的爱国诗人陆游(号放翁)一生奔走呼号,为抗金复国竭尽心力。但在投降派主宰朝政的情况下,他始终无法实现自己的崇高抱负。这种由于黑暗现实的阻遏而产生的愤慨不平之情,连同他的忧国忧民情绪一起,在他的诗中得到了深刻的反映。后人翻开陆放翁诗集,随处可见其中深惋动人的爱国诗章。梁启超处在晚清黑暗社会氛围之中,胸怀报国大志,对陆游的爱国诗篇发出由衷的赞赏,是很自然的。他以知人论世的慧眼,从陆游大量的诗作中找出其“不平则鸣”的创作背景,说:“辜负胸中十万兵,百无聊赖以诗鸣。”指出陆游爱国之情溢于胸中,又胸有韬略,却受到压抑、排挤,不能用世。他精神极其苦闷,感情别无依托,全都倾注到诗歌创作之中了。这里,“胸中十万兵”是从陆游《弋阳道中遇大雪》诗化用而来。诗云:“夜听簌簌窗底鸣,恰似铁相磨声。起倾斗酒歌出塞,弹压胸中十万兵。”宋张唐英《宋名臣传·文正公传》载:范仲淹镇延州时,西夏人不敢侵犯,互相警戒说:“无以延州为意,今小范老子胸中自有数万甲兵。”由此可知,“胸中十万兵”,陆游是用以表示爱国之情激荡于胸,犹如十万甲兵腾跃。而其原意则指胸有兵法韬略。

诗的后两句具体点出陆游的“不平则鸣”之作,最感人的莫过于那些言及金人奴役汉人的诗篇,在这些诗篇中,诗人往往倾洒热泪,同情沦陷地人民被蹂躏的疾苦。可是陆游这种满腔爱国爱民的热忱,在当时那个黑暗统治时代里,有谁同情他呢?梁启超在诗末自注云:“放翁集中胡尘等字凡数十见,盖南渡之音也。”南渡,即指金兵南侵之后,北宋灭亡,赵构渡江而南下,偏安江南一隅,也就是南宋时期的意思。这两句表达了对陆游忧民爱国诗章的赞扬,也表达了对陆游处境的同情。

陆游诗歌的爱国主题,在明清时代并非多数文人所能理解。清沈德潜《说诗晬语》曾指出:“明代杨君谦、本朝杨芝田专录其叹老嗟卑之言。”有人还撇开爱国诗篇,专就陆游的咏梅诗作文章。所以姚莹曾感慨地说:“平生壮志无人识,却向梅花觅放翁”(《论诗绝句》)。可见,梁启超如此评赏陆游的诗作,又由诗而兼及诗人,倾注了自己的钦敬之情,这对于继续纠正诗歌批评中的偏颇,无疑也是有启发意义的。

上一篇:新雷 下一篇:射湖晚泊(四首选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