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个字来为另一同音字注音。如《尔雅》郭璞注:“诞音但”、“菿音罩”等。这种注音方法产生于反切注音之前,一直延用至旧《辞海》、《辞源》。但有其极大的局限性:“无同音之字则其法穷,或有同音之字而隐僻难识,则其法又穷。”(清陈澧《切韵考》)故汉末以反切济直音之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