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二帝与华夏民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08-31 属于: 中华国粹辞典

炎、黄二帝传说为上古时代部落联盟首领,后世尊崇其为华夏族的共同祖先。相传,大约在四五千年前,黄河流域中上游出现许多部落和部落联盟。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群居于姜水流域(今陕西山东),后沿渭水、黄河东渡,到达今山东地区。以黄帝为首的姬姓部落群最初兴起于今陕西北部,后沿北洛水南下,东渡黄河,定居于河北涿鹿附近。在东南地区,还有以蚩尤为首领的九黎部落,活动于今山东、河南东南部、安徽中北部。这些部落在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发生了越来越剧烈的武力冲突。最后,炎、黄部落完全联合起来,黄帝成为诸夏之族的最高军事首领。在黄帝的统率下,与蚩尤大战于涿鹿,结果蚩尤失败被擒杀。炎、黄部落结合夏、夷诸部组成当时规模更大的部落联盟。以后,黄帝在向南发展中,又打了许多仗,“五十二战而天下咸服”。从此,华夏族成为不断融合中原各地众多部落的核心力量。因此,中华民族把炎黄二帝奉为始祖,自称“炎黄世胄”、“炎黄子孙”。并把原始社会向文明时代转化时的许多发明创造都归功于黄帝。如说黄帝造舟车弓矢,染五色衣裳;黄帝妻子缧祖发明了养蚕缫丝;黄帝令仓颉造文字,大挠作干支,伶伧制乐器等。炎、黄二帝的传说,反映了以华夏族为主干的中华民族开始形成,并说明了他们在开发中原地区,使之成为我国古代文明摇篮所做的巨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