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称“白蒙古”的土族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2-12-04 属于: 民俗百科

当年,雄风盖世的成吉思汗率领蒙古铁骑纵横天下,征服了很多部落。相传,在巍峨的祁连山南麓,美丽的青海湖东畔,驻扎着一支骠悍的蒙古军队,首领是大将格日利特(格热台)。他跟随成吉思汗东征西讨,最后被派驻到这水草丰茂的地方。这支军队与当地的霍尔人通婚,渐渐繁衍成土族。后来,格日利特被追封为“尼达”(土主),被土族当作祖先崇拜。

土族

土族自称“蒙古人”(蒙古尔)、“白蒙古”(察罕蒙古尔),主要聚居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以北、黄河两岸及其毗连地区,其中大多住在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民和县、大通县、同仁县等地,还有一部分居住在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

土族人的服饰风格独特,男女上衣都有绣花高领。男子常穿布袍,系腰带,穿大裆裤。妇女穿斜襟长衫,两袖由五色布组成,外套坎肩,裤腿外夹一尺高的裤筒,穿绣花腰鞋,戴各种头饰。过去,土族流行一种叫“戴天头”的风俗。女子到15岁时,由父母做主,在除夕与天结拜为夫妇,将少女的发式改梳为妇女发式,从此婚恋自由,生下子女归女家。这种风俗现在已经改变。

土族有本民族的语言,没有文字。过去通用汉文,近年创制了拉丁字毋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试行。土族人过去信奉多神教,也有一些人信奉道教,元、明以后普遍崇信喇嘛教,建有许多喇嘛教寺院。土族人大多保持传统火葬习俗,只有夭折的小孩实行天葬。

土族聚居区可耕可牧,出产五谷,农家有酿酒习惯,所酿制的酒叫作“酩醪”,互助县所产的青稞烧酒驰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