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化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希望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第87页(737字)

这一术语最初由波兰文艺理论家英加登在他的《文学的艺术作品》中提出。

他认为文学作品是纯粹的意向性的、受外界支配的对象,是一种未定性结构,有待于读者完成。因而读者的阅读过程主要作用就是消除或填补作品中的未定点。英加登称这种过程为具体化行为。

“具体化”理论承认读者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作用,以及在阅读过程中恰当地运用想象的能力。

所以作为具体读者在阅读作品时所呈现出来的具体化形态是多种多样的。这意味着不仅具体化途径千姿百态,作品的具体化形态也同样千姿百态。

但英加登认为,具体化并不意味对作品可以作出任意解释,导致极端的相对主义,应该作出界限,即具体化的恰当性问题。所谓恰当性也可以理解为如何准确地填补作品中的“未定点”,使作品有效地满足具体化形态。

但这里仍然存在着具体化标准以及具体化界限等等问题。这一理论对后来的读者接受理论产生了极大影响,确立了读者对文本的地位以及阅读对文学意义确定的价值。后来德国的伊瑟尔就是在英加登的“具体化”理论基础上,提出文本的“空白”论,以及意义产生于文本与读者的双向交流。

我们已知任何文学作品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未定点”、“空白”,任何阅读就必然包含对作品具体化的内容。

这涉及到读者的具体化能力,比如历史知识、文化修养、审美能力、想象等等,组成了具体化的条件。因为“具体化”作为读者主体性力量的存在,关键是读者的能力与条件。对于少儿读者来说,能力与条件在许多方面都受到限制,主要表现在人生经验和审美成规性等问题。

但少儿读者的“具体化”特征主要体现在幻想能力上,而作品的“未定点”也应该根据少儿读者这一心理特征而设置,否则就无法对作品实行“具体化”。

上一篇:交流理论 下一篇:陌生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