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理论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希望出版社《世界儿童文学事典》第84页(906字)

交流是读者反应批评中经常出现的一个术语,是姚斯和伊瑟尔接受理论的归宿点。

姚斯提出一系列极具反响性的接受理论思想,后期研究这样写道:“文学接受和效应理论基本上建立在一种文本科学上,其理论尝试日趋发展成一种文学交流的理论。这种理论试图正确对待生产、接受,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功能。”(塞杰尔斯《会见姚斯》)。

伊瑟尔在同时也撰文《文学理论的现状》,标举出当代文学理论的三个关键性术语:结构、功能和交流。

认为结构与功能分析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局限,惟有从交流角度来研究文学才可能成为最佳途径。在70年代中期,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趋于交流理论的研究,而且研究社会学的理论家们也介入,使得交流理论并不限于文学间的交流,比如文本与读者等等,更从文学和社会之间的交流,并把文学本身视为交流社会学的一个分支。

同时,文学生产理论开始从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圈外重新被接纳,且置于重要的地位。这是对读者反应批评研究领域的拓展,同时也弥补了该领域存在的偏执一端的局限。

这里有必要介绍20年代就已经出现的叙事文学的交流理论。美国文学理论家W.C.布斯(Wayne C Booth)在他的着作《小说修辞学》(1961,The Rhetoric of Fiction)系统地提出了叙事文学交流模式。

其中“秘密交流”理论影响颇大,即作者与读者背着叙述者进行秘密交流。“每当作者向他的读者传达出一个没有说出的观点,总是造成与读者之间的共谋感,而排斥那些小说内部或外部没有获得这种观点的人”,并以反讽作品为例,“在我们参预其中的反讽中,叙述者自己就是嘲讽的对象。

作者与读者背着叙述者秘密地达成共谋,商定标准。正是根据这个标准,发现叙述者是有缺陷的。”

当然,叙事作品的交流活动远比“秘密交流”复杂得多,而且作者与读者并不总是直接地交流,必须经过许多中介:比如隐含作者、戏剧化作者;听叙者、戏剧化叙述者;隐含读者、模范读者……,这使得文学对话交流极为复杂而富有层次,只有在相应的交流双方之间,信息的输送与接收才会有效。

上一篇:误读理论 下一篇:具体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