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说故事:鲁人欲徙越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9 属于:韩非
  •   故事原文

      鲁人身善织屦①,妻善织缟②,而欲徙于越③。或④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⑤;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⑥。以子之所长,游⑦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说林上》)

      注释

      ①鲁人身善织屦(jù具):鲁,战国时代的一个诸侯国。身,自己。屦,用草或麻编织的鞋。本句话的意思是,有一位鲁国人很会编织草鞋、麻鞋。

      ②缟(ɡ·o搞):生绢,用来编织帽。

      ③徙(xǐ喜)于越:徙,迁移,搬移。徙于越,迁移到越国去。

      ④或:有人。

      ⑤跣(xi.n险)行:光足走路。

      ⑥被发:披发。

      ⑦游:游动。

      故事大意

       有一对鲁国夫妇,想搬到越国去住,那男的善打草鞋,那女的善做生绢。有人同那两位鲁国人说:"你们到越国去住必然要穷。"鲁人不解,问为什么?那人说: "草鞋属于鞋类的东西,而越人是不穿鞋的,他们光着足走路。生绢是用来做帽子的,越国人不戴帽子,是披发的。用你的专长生活于不需要你专长的国家里,你难 道会不穷吗?"

      读后感

      做任何事都要从实际出发,有所谓"量体裁衣"的话,有所谓"学以致用"的话,有所谓"有的 放矢"的话等,搬家迁移也必须这样做。故事中,那位"或"讲的话有一定道理。本故事中那对夫妇有自己的主观生存条件,却想把家搬到不太符合他们生存的客观 环境中去。若果是如此,将来他们生活必然困难多多。

      在今天,在我们社会里,搞商品生产,在进行买卖交往中,更需要据实际情况行事。人 家要鞋,你就要卖给人家鞋,人家要帽子,你就要卖帽子给人家。如本故事所说的那样,你到越国后,人家不穿鞋,你若用你的手艺生产屦,这不是无的放矢吗?人 家不戴帽,你若利用你的专长去生产帽,那不叫乱弹琴吗?

      上面所说的道理是从一般意义上说的。但是,深一步想,假如那对鲁国夫妇,确实 有点经营气魄,有点经营闯,有点经营能耐,有点经营才华,能反其道而行之,我就搬到越国去,我就在那里搞搞鞋的生产,帽子生产,大量做广告,大量做宣 传,想方设法改变当地人的生活习俗,变不穿鞋为穿鞋,变不戴帽为戴帽,这样做若成功了,那么那越的市场会成为什么模样,那两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说不定会 发大财呢!会成大款呢!会成革新家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