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的故事以及名言语录: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19 属于:韩非
  •   名人语录

      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韩非子·有度》

      韩非是先秦时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他提出了一整套"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催化了一个新的时代。

      【名人历史】

      韩非(公元前280年-233年)出身于韩国一个贵族家庭。他从小爱读"刑名学"。青少年时期,韩非拜荀况为师,与后来当上秦国丞相李斯是同学。韩非有口吃的毛病,不善于讲话,但他文采出众,写得一手好文章。

       韩非长大后所生活的年代,是在强大的秦国的威胁下,韩国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因此,他心中充满忧虑,曾多次上书韩王,提出修明法度、求士任贤、赏罚分明 等富国强民的建议。但是,昏庸无能的韩王不辨良莠,不理睬韩非的主张。在失望和苦闷中,韩非就发愤著书立说,写下了《五蠹》、《孤愤》等一系列闪烁法家思 想光华的文章。

      韩非的文章很快传到了秦国,秦王嬴政看过后,还以为是前人所写的,感慨地说:"如果我能见到此人,与之交游,即使死了也无遗憾!"当时,李斯正在一旁,就对秦王说:"此人就是韩非,现在正在韩国呢。"于是,秦王上发兵攻打韩国,欲得到韩非。

       公元前234年的秋天,秦国30万大军直压河南中部,秦韩两国边境战云密布,韩国形势岌岌可危,朝野上下一片惊恐。已是即位五年的韩王安召集大臣们商 议,但讨论了半天也不知道秦军为何而来,更不知道如何退敌。正在这时候,忽然朝官报告说,秦国的使者到了。秦国使者一见到韩王安,开门见山地说:"秦国与 韩国世为睦邻,兵戎相见实为不忍。要使秦军退兵也不难,只要贵国的韩非跟我到秦国去走一趟!"韩王安这才明白秦军为何进犯的原因,他立即答应了秦国使者的 要求,又急忙派人把韩非找来。韩非跟着秦国使者走了,秦国30万大军也就班师回营了。这就是"三十万大军要一个韩非"的史话。韩国的一场亡国危机暂时被化 解了。

      韩非来到秦国后,虽然秦王很欣赏他的才华,但对他并不信任,因此一直没有给他安排重要的官职。然而,韩非却经常上书秦王,阐述 他的思想观点。韩非认为:国家要巩固政权,必须实行法治,即"抱法";必须重视君王的权势,即"重势";必须注重统治方法,即"用术",从而形成了"法、 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体系。韩非还认为:国家法律应该像度量衡一样有规范性和平等性,所以要"法不阿贵",做官的犯罪必须用刑,百姓有功必须行赏。他 还说:人是有自私性的,造轿子的人都希望人人都富贵,并非其心善良,而是人富贵了才能买他的轿子;做棺材的工匠就希望天天死人,这样他做的棺材才能销售出 去。基于这种"人性恶"的观点,韩非极力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论,而主张法治。韩非在秦国时,还指责朝廷特使姚贾是"梁之大盗"。姚贾由此非常嫉恨韩非。与 此同时,李斯唯恐韩非得到秦王信任会妨碍自己的前程,就与姚贾串通一气,常常在秦王面前诽谤韩非。秦王听信李斯、姚贾的谗言后,就派人送毒药给韩非,迫使 韩非服毒自杀。

      韩非死后,后人根据他的法治理论和他所留下的文章,编著了《韩非子》一书。《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

      《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理论基础,催化了一个新时代。

       韩非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也比较突出,他首先提出了矛盾学说,用矛和盾的寓言故事,说明"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的道理。值得一提的是,《韩 非子》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最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讳疾忌医"、"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等。这些生动的寓言故事, 蕴含着深隽的哲理,凭着它们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给人们以智慧的启迪,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韩非子生活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后期韩国的王族,他口吃,不善言辞却善著书。

       韩非子生活的时代,韩国国势日益削弱,他出于爱国心,屡次上书韩国国王,建议变法,主张统治者应当以富国强兵为重要任务;但国王并没有采纳。于是,他根 据历史上治国的经验教训和现实社会状况,写出了《五蠹》、《孤愤》、《内外储说》、《说林》、《说难》等十余万字的政治论文,集《韩非子》于一书。

       韩非子的主要著作《韩非子》是先秦法家学说集大成者的著作。这部书现存五十五篇,约十余万言,大部分为韩非自己的作品。当时,在中国思想界以儒家、墨家 为代表,崇尚"法先王"和"复古",韩非子的法家学说坚决反对复古,主张因时制宜。韩非子攻击主张"仁爱"的儒家学说,主张法治,提出重赏、重罚、重农、 重战四个政策。韩非子提倡君权神授,自秦以后,中国历代封建专制主义极权统治的建立,韩非子的学说是颇有影响的。

      韩非子的文章说理精密,文锋犀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比如《亡征》一篇,分析国家可亡之道达47条之多,实属罕见。《难言》、《说难》二篇,无微不至地揣摩所说者的心理,以及如何趋避投合,周密细致,无以复加。

       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 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在他文章中出现的很多寓言故事,因其丰富的内涵,生动的故事,成为脍炙 人口的成语典故,至今为人们广泛运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