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韩子悲歌
李斯道:"陛下之志,自古未有,只有圣帝哲王,才能翻大海、淹长陆!"
桓龆道:"陛下之令即出,桓龆等赴死就道,也要征伐六国,以合并之!"
王翦道:"陛下有一统天下之志,翦等百战沙场,毁身沥血,又何辞乎?"
于是嬴政决计,用桓龄为大将军,提大兵十五万,直取赵国平阳。秦王政道:"桓卿领兵先行,寡人随后也至河南,为卿之辅军!"
秦王政和他的三个信臣定计之后,豪饮一席,挥剑以歌,雄心跃跃。
正月半,桓龆统马军五万,步兵、车兵十万出函谷关,势如飓风狂雨,直扑赵国之平阳城,大有一拥而破之势。
平阳在邯郸之南一百五十里,为赵国开门启扉之地。平阳若失,秦兵入邯郸,就如履平地了。
秦国大军来攻平阳城的前一日,平阳守将赵猛,把守兵三万懒洋洋地列好了队,讲了一番保国安民之语。分调上城守备。最重要的是派三匹飞马的将军,拿着一封 插着鸡毛的告急之简,往邯郸城方向飞驰!只要一告急,赵王就吃不住劲儿了,必定发兵来救,折腾一些日子。但不论是怎么地,秦兵每次都得一块地方才肯退去。 这次,赵猛想:"不把平阳城送给秦王是不会太平的。"
秦兵攻城甚急,其势之大,难以抵挡。赵猛命一些军卒敲着大锣,召唤平民上城同守。总算守了几天,城没有破。桓齿哿并没有死命攻打,他下令:"全军围困平阳,赵王定发大军来救,再诱敌深入而歼之;有生力量一旦被歼,危城也就不攻自破、为我所有了!"
桓龆困城三日后,秦王政派使给他送来一封密简,简中道:"赵王迁命他的妻兄扈辄,带十五万大军来救平阳。"
桓龄闻报后一声令下,道:"全军西退,以诱敌而歼之!"
于是又和一些将领、谋士定好了引诱赵兵深入的计策。平阳城守将赵猛见秦军向西退去,心中高兴,命军民列队出城跪接国舅扈辄。
赵王迁乃赵悼襄王的儿子,悼襄王死后,他十九岁继了王位。年纪又轻,既愚蠢又无能,从小就好玩动物,最喜欢的便是狗和鸟,爱这两样东西,比爱他的祖宗还 深切。悼襄王活着的时候,不允许他玩狗、玩鸟,他只好偷着玩。可是轮到他为王了,登王位不到一年,邯郸赵王宫的后苑中便修了十个大狗圈,养了三千多只狗, 后宫中一到夜晚,一片狗吠声,惊天动地,真是一个鬼哭狼嗥的世界。他为狗安了五个大厨房,几十个人给狗做吃食。赵王迁平日会骑狗、会驯狗,能和狗饮酒,也 能和狗谈话,晚上和狗在一起睡,狗打呼噜,他也打呼噜,狗要是生了病,他也:不吃饭了。赵国的当朝大将军司马尚曾劝赵王迁:"王若真爱犬,只养一匹可矣! 后宫之中,不宜多养,传到诸国,为人耻笑。"
赵王迁笑道:"吾以养狗为生,若夺之,则吾不活了。后宫的三千只狗,又没吃大将军的粮食,何恨之甚也?"
司马尚道:"大王,如今我国国力甚弱,赵为秦国东门,秦若灭六国,必先灭赵。王即日计万策,犹难抵秦,日日逗犬,玩物丧志,群臣离心,百姓穷困,恐为秦人所灭之时不远了!"
赵王迁笑道:"大将军,赵国文事靠郭开,武事靠你大将军,我只享清福。"
司马尚气得一拂银髯道:"大王,老臣如萤火之光照得不远。只有大王才能如天心皓月,光被赵土,使赵国安然无事。"
赵王迁刚要说话,一个小黄门气喘吁吁地跑来报道:"大王,有几只爱犬疯了,耷拉着舌头,尽咬人,怎么办?"
赵王迁听了大吃一惊,顾不得和司马尚议论国事,忙跑向后宫,在已被隔离的几只疯狗栏前,又跺脚,又叹息,一直守候到深夜。
几天以后,那几只疯狗死了,赵王命人备以画棺,做了几色缎子衣服,给那几只狗穿上,命小黄门们抬着棺材,前头的一个小黄门打着白幡哭丧,做狗的孝子,到邯郸东郊外埋了。惹得邯郸百姓,几乎倾城而出看热闹,都说:"这几只狗是哪世修来的福?"
此前,在宫里会驯狗踩着鼓点跳舞的一个狗官,名叫扈辄。他为了巴结赵王,把他的妹妹扈美人,献给赵王做了小妃。赵王迁先封扈辄为宫中卫军的小将军,后封为大将军,不到一年,又提拔为邯郸尉,领二十多万兵马。先是管狗,后是管人,好不荣耀。
为此事,司马尚也曾劝谏赵王迁:"一个只会管狗的人,有什么本领,何能掌军?大王可以封之别官!"
赵王迁笑道:"大将军,你胡涂了,三千只狗比三千人厉害,都说人怕狗,哪有狗怕人的?扈辄为人有大才,非你所知,他武艺既高,又忠于本王!"
相国郭开,素来与司马尚不和,凡事总是针锋相对,他跑到赵王迁那里,说:"扈辄年轻,又懂韬略,乃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大王封之,千对万对,司马尚大将军背后骂大王浑浑噩噩,也太过分了!"
赵王迁听郭开说司马尚骂他,心中发怒道:"司马老头,本王早晚要把你赶出邯郸。"
从那以后,赵王迁再也不和司马尚议事了。司马尚多次求见、赵王迁,赵王迁不是说"忙着玩狗呢",就是说:"我感冒了,不见。"事之大小,只和郭开商议。 还有个大武将,名叫赵葱,是赵王迁的族叔,也和郭开要好,很得赵王迁的信任。郭开、赵葱都屡屡在赵王迁面前诽谤司马尚,赵国的王廷中,小人挤得透不过气 来,忠心为王的君子们,如水下的流沙,多被清洗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