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传: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张良
  •   张良是汉代著名的开国谋臣,是汉初的"三杰之一",本为战国时期韩国的贵公子,但身居乱世,胸怀国亡家败的悲愤,毅然投身于倥偬的兵戎生涯,辅佐刘邦建立了宏伟的汉室家业,完成了古代文人的宏愿"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刘邦赞其为"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给予了张良极高的评价。综观张良的一生,以三寸不烂之舌为帝王师,最后封万户,位居列侯,然功成身退,乃学道术。张良的传奇经历,真让人心生敬慕啊!

      亡国灭家反秦复韩

      张良,字子房,生于战国末期韩国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张开地和父亲张平,都相继担任过韩国的宰相。但是到了张良的时代,中原大地,狼烟四起,群雄逐鹿,韩国已逐渐衰落,最后被强大的秦国所灭亡。韩国的灭亡,使张良失去了继承父辈事业的机会,也同时丧失了显赫荣耀的贵族地位,所以青年时代的张良心存亡国败家之恨,决心积攒力量,对抗秦朝

      在复仇心的驱使下,他不顾弟弟的丧葬,悉散家财,遣散了家童三百人,把这些钱拿出来,在天下遍求刺客,做着谋划刺杀秦王的计划。在此过程中,张良还找人自制了一个重达五十斤的大铁锥,打算用这个大铁锥行刺秦王。秦始皇二十九年(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率大队人,浩浩荡荡,离京开始东游巡幸天下。张良趁此机会,与寻访的力士在博浪沙这个地方,用自制的大铁锥打算刺杀秦始皇,结果误打在秦始皇的副车上,计划没有得逞。受到这样的重击,秦始皇大发雷霆,在全国上下大肆搜捕,非常急迫地要寻拿刺客。张良只好改名换姓,逃到下邳躲藏了起来,静候风声。

      这件刺杀事件虽然没有成功,但从这件事上,反映出青年时代的张良已经拥有过人的胆识,这对他以后辅佐刘邦,多次出奇策挽救刘邦脱离险境所起的关键作用,做出了很好的铺垫。

      圯上受书修得兵法

      关于张良修得兵法的过程,历史上广为传诵着这样一个故事,就是人们大概都非常熟悉的张良桥上拾履的故事。

      相传,张良在下邳避祸的那段时间,有一天,他闲步徜徉于沂水圯桥头,巧遇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老翁。只见这个老翁经过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他的鞋脱落到桥下,然后傲慢地看着张良说:"小子,下去给我把鞋捡上来!"张良有些惊讶,但因为看到这个老翁岁数很大,就勉强压抑住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把鞋子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伸出脚来,说:"给我把鞋穿上!"此时的张良真是怒火中烧,想挥拳揍他,但还是强压怒火,恭敬地跪着替老人小心翼翼地把鞋子穿上。老人非但没有感谢张良,反而笑着离去了。张良十分惊讶,目光随着老人离去的背影注视了很长一段时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只见那个老人离开了约有一里路,又返回桥上,对张良的所作所为赞叹道:"你这个孩子值得教导教导啊!"并接着说:"五天以后,天刚亮的时候,你很早再在这个桥头相会吧。"张良觉得这件事情很奇怪,但还是跪下来恭敬地答应了。五天后,天刚蒙蒙亮,张良急匆匆地赶到约会的地点,却发现那位老人早已经在桥头等候多时了,老人见张良来到,生气地说:"跟老年人约会,却迟到,是为什么呢?五天以后再来吧!"五天以后刚一叫,张良就去了。但老人又先在那里了,非常生气地说:"你这个年轻人又来晚了,这是为什么呢?五天后再早点儿来吧。"五天过后,张良索性半夜就到桥上等侯,过了一会儿,老人也来了,见到等候多时的张良,非常高兴地说:"应当像这样才好啊!"说完,老人拿出一部书,对张良说:"读完这部书就可以做帝王的老师了。十年以后天下一定会大乱,到时群雄纷争,你可以凭借这本书辅佐君王建功立业。十三年后你到济北来见我,谷城山下的那块黄石就是我啊!"说完便扬长而去,没有别的话留下,从此张良再也没有见到这位赠书的老人。而这位老人就是传说中的神秘人物:隐身岩穴的高士黄石公,后世亦称其为"圯上老人"。再说张良天明时一看老人送的书,原来是《太公兵法》,从此,张良日夜学习、诵读这本兵书,俯仰天下的大事,终于学到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本领,最终成为一名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智囊"。据传说记载,十三年后,张良跟随高祖刘邦路过济北的时候,果真在谷城山下看见一块黄石,张良取回它,并把它当做珍宝来供奉。张良死后,留下遗愿,让人把他和这块黄石合葬在一起。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从这件事上,也反映出张良品格中坚韧的一面,这些都为他日后能够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成为一代帝王之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巧遇刘邦初战告捷

      过了十年,历史翻到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发生了一次大事件,当时负责押送犯人的陈胜吴广两人在大泽乡起兵反秦。紧接着,各地的多股反秦力量风起云涌。正如当年那位黄石公所预料的一样,天下大乱。此时,矢志抗秦的张良也聚集了一百多个青年,扯起了反秦的大旗。这时,有个叫景驹的自立为代理楚王,张良因为感到势力微弱,不足以达到反秦的目的,于是打算前去跟随他。刚巧在投奔景驹的途中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武装势力。刘邦就是后来汉朝开国皇帝——汉高祖,秦二世元年秋,陈胜在蕲县起事反秦,沛县县令在萧何等人的劝说之下召刘邦,一起响应陈胜。但命令发出后,县令又有些后悔,怕约束不了刘邦,反会被其钳制,随即紧闭城门,拒刘邦于城外。刘邦并没有攻城,只是将一封书信射到城上,向城中人说明如果拒绝自己人城的利害关系,结果沛县父老先杀死了沛县县令,打开城门恭迎刘邦,拥刘邦为沛公。就这样,刘邦兵不血刃,取得了第一场胜利,从这次胜利,也可看Ⅲ刘邦有着超于一般常人的韬略,这为他以后麾下聚集那么多的将才、谋臣都作了良好的铺垫。所以刘邦和张良两人一见倾心,相谈甚欢,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向刘邦献计献策,刘邦多能领悟,并且非常赏识张良,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这次巧遇,从客观意义上说改写了中国的历史,刘邦在张良这个智囊的辅佐下,终于成就了自己的一番霸业,建立了大汉帝国;同样,张良也凭借刘邦这个善于纳谏的明主得以施展自己的谋略,成为光耀历史的一代帝师。从这次改弦更张,也反映了张良在纷纭复杂的战争形势中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

      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六月,各地的起义队伍风起云涌,其中项梁项羽叔侄所率领的义军队伍已发展壮大到六七万人,并拥立了楚怀王的孙子心为王,把队伍暂时驻扎在薛城(今山东滕县东南),共谋大事。等到刘邦等人到了薛地,会见了项梁。此时,张良不忘复兴韩国的大业,对项梁提议道:"您已经拥立了楚王的后人,而在韩国的各位公子中要属横阳君韩成最称得上贤能,可立为王,这样可以借此增加咱们同盟者的力量啊!"项梁觉得言之有理,就派人寻找到韩成,立他为韩王,并任命张良为韩国的司徒(相当于丞相),尽力辅佐韩王,张良就率领一千多人向西和秦军作战,攻取韩国原来的领地,从秦军手中夺得几座城邑,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但是由于力量薄弱,所攻取下来的城池,不久又被秦军夺了回去,所以韩军只在颍川附近打游击,迟迟都没有开创出一个大局面。

      张良率领一千多人向西和秦军作战,攻取韩国原来的领地,从秦军手中夺得几座城邑,张良"复韩"的目的终于达到了。这一年年底,楚怀王与各路将领约定:"谁先攻入关中,谁就可以在关中称王。"当时,秦军还很强大,各路将领都不愿意先人关,认为这样做危险性很大,唯独项羽怨恨秦军杀了项梁,激愤不已,愿同刘邦一起入关攻打秦军。但是楚怀王认为项羽此人暴虐成性,就没有答应项羽的请求,而派刘邦西进和秦军作战,转派项羽作为另一支义军宋义的副将北上救赵。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刘邦率兵攻占了颍川。韩王和张良便与刘邦会合了。刘邦请韩王等人留守阳翟(韩故都,今河南禹州市),而让张良随自己南下攻秦。九月,军队抵达南阳郡(今河南南阳市),南阳郡守吕退入宛城(河南南阳),坚守不出。刘邦求胜心切,见宛城一时难以攻取,就计划绕过宛城继续西进灭秦。张良认为不妥,就献策道:"您虽然急于进关,但这一路上秦兵还不少,而且都还占据着险要的地势,估计很难突破他们的重围。现在如果不解决眼下的这块硬骨头,一旦宛城的秦兵从后面追杀过来,那时,强秦在前,追兵在后,就很危险了。"刘邦认为张良说得很有道理,就略施小计,立即更换旗帜,率兵乘夜间抄小路又悄悄返回。黎明时分,刘邦的军队已把宛城重重围住。宛城告急,守城的吕郡守想要自杀,这时,吕郡守有个门客陈恢,自告奋勇跳出城来游说沛公:"宛城的官吏怕投降后被杀,一定会坚守城池。况且您如果奋力攻打宛城,死伤的人必定会很多。这时,如果您率军撤退,宛兵必定会从后面追赶您的军队。这样您一方面会错失先入咸阳为王的机会,另一方面又有强大的宛军为后患,不如放弃武力攻伐,改为和平谈判,然后您可以带宛兵向西人关攻秦,其余各城见到你的宽宏大量,必定会开门迎接你,这样也减少了您不必要的损失啊。"于是,刘邦采纳了陈恢的意见,采取攻心术,招抚南阳太守,赦免全城吏民,兵不血刃地轻取了宛城。拿下宛城,客观上解除了刘邦西进的后顾之忧,而南阳郡的其他城池见太守已降,纷纷起而效之,望风而降。另一方面,也使得刘邦兵威大振,给刘邦的西进攻秦道路开了一条通途。而拔掉这个硬钉子的计谋就是按照张良的意见,可见张良的足智多谋。

      接着,刘邦率领军队继续西进,进人武关。沛公想用两万人的兵力攻打秦朝蛲关的军队,张良又献策道:"秦军还很强大,不可轻视。我听说驻守蛲关的守将是个屠户的儿子,市侩之人容易受利益的引诱。希望沛公您能暂且留守军营,按兵不动,不如派人先去,给他的五万军士预备吃的东西,在各个山头上多挂些旗帜,作为疑兵,叫郦食其带着贵重的宝物去利诱秦军的将领。"秦军的将领听到使者的话后,果然都背叛秦朝,打算跟沛公联合一起向西袭击成阳,沛公想听从秦将的计划,一同西进。但张良技高一筹,说:"这只是蛲关的守将想反叛罢了,恐怕他部下的士兵们不会听从。士兵不从必定会有后患,不如趁着他们懈怠的时候攻打他们。"沛公听从了张良的建议,率兵攻打秦军,秦军因为放松了警惕,大败。刘邦派人随后追击败军到蓝田,在汉军气吞如的状态下,秦兵终于崩溃。沛公得以长驱直入,一直打到了咸阳,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只好开城出降,投降了沛公。

      屈指算来,从刘邦奉楚怀王之命向西进军讨伐暴秦,到进入关中,迫使秦王子婴投降,历时仅为一年,分析得出结论,正是刘邦采纳了张良的计谋,才保证了军事上的顺利进展,从而赢得了取胜的时间,终于比项羽抢先一步进入关中。如果说从张良和刘邦的巧遇,表现出的是英雄识英雄和张良审时度势的精准眼光,那再后来的连战连捷,就更说明了两人在战争中配合的默契,展现出张良相时而动的谋略家品质。

      与民休息鸿门智斗

      刘邦率领大队人马进入秦国的都城咸阳后,进到王宫中,映入眼帘的是到处重叠连绵的宫室,镶着珠玉的帷帐,各种奇珍异宝,名贵马匹,还有后宫佳丽数以千计,立刻被这繁华的景象所迷惑住,再也挪不动脚步了。当时刘邦麾下有个叫樊哙的勇士,是个性情豪爽的直性子,他冒死犯颜强谏刘邦,直斥刘邦目光短浅,只想做富家翁,忘了天下。但刘邦沉迷其中,对樊哙的话根本是充耳不闻。这种情况让军中的很多将士都非常忧心。在这关键时刻,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道:"当初秦王暴虐成性,肉人民,所以才会被推翻,沛公您才得以入主咸阳,既然您已经为天下百姓铲除了祸害,就应该布衣素食,向天下人展示您的节俭。现在我们大队人马刚来到咸阳,您就沉溺其问,安于享乐之中,这就是所谓不思进取了。常言道‘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希望您能听从樊哙所指斥您的话啊。"张良语气虽然平和,但是软中有硬,说得掷地有声,终于将沉迷于享乐之中的刘邦拉了出来。刘邦接受了张良的建议,下令封存秦朝宫中的珍宝、府库、财物,把军队撤回霸上,整顿治理军队,等待项羽等其他几路起义军的到来。

      在霸上驻扎期间,刘邦还采纳了张良的建议,召集各县的父老乡亲,约定三条法律,即历史上著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杀人的人要偿命,伤人罪和偷盗罪的性质是一样的,要受到惩罚"。并四处张贴通告传达到四方:"把秦朝遗留下来的严苛的刑罚都废除掉。其他的秦朝的官员都和以前一样,虽然秦朝灭亡,但地位不会有什么变化,汉军来到咸阳后,不会对任何人有所侵犯,请大家不要惊恐。"另外还派人和秦朝的官吏一起去各地游行,把这个约法三章和通告的主旨都传达到四方,让各地的百姓都能明白这个含义。结果,此法令一出,博得了秦朝百姓的一致拥戴,争先恐后拿出自家的酒食来慰劳汉军。刘邦看到这种情况,又传下命令,让军中的士兵都不要接受,并传出话去:"军中粮食充足,多谢大家的好意,请百姓们不要破费了。"秦地的百姓们听到刘邦的这番言论,更是高兴,心里都倾向刘邦这边,都盼着刘邦来做秦地的王。

      由此看来,在刘邦入主关中的最初一段时间内,他积极采纳张良的建议,采取了一系列的安民措施,与民休息,为他最终争得了民心,日后经营关中,并以此为根据地与项羽争雄天下,奠定了良好的政治基础。这其中也可以看出张良的深谋远虑,显现出他长远的政治眼光。

      公元前206年二月,项羽率诸侯兵抵达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刘邦下令驻地守军紧闭关门,阻止项羽西进。项羽得知刘邦已攻下咸阳,已先他一步人关,非常恼怒,这时又接到刘邦的左司马曹无伤的密告:"沛公打算在关中称王,让子婴担任丞相,关中的奇珍异宝全都要据为己有。"项羽一听,大怒,传下令去:"明天犒劳军士们,给我打败沛公的部队。"在此之前,项羽率兵,进驻新丰、鸿门(今陕西临涧东北),听到此信,决心要与刘邦决一死战。

      当时项羽有四十万人马,而刘邦只有区区十万人,情势非常危急。不料,这个消息却被项羽的叔父项伯给泄漏了出去。原来项羽的叔父项伯和张良是老相识,当年张良在下邳避祸的时候,项伯杀了人,逃到下邳投奔张良,张良收留了他,所以两人因此交上了朋友。项伯为报张良当年搭救之恩,连夜骑马到了沛公的军营,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准备攻打刘邦的消息全部告诉了张良,想让张良和他共同离开,不让他跟着刘邦一起送死。张良的心当然是向着刘邦的,他借假意向刘邦辞行的当口把情况详细地告诉了刘邦。刘邦听了大惊失色,忙向张良寻求解决的办法:"那现在该怎么办?"张良说:"您真的想背叛项羽吗?"刘邦忙解释:"一些浅薄无知的小人建议我把守住函谷关,不让诸侯军进来,这样就可以在关中称王了。所以我就听从了他们的建议。"张良又问:"您自己认为您能够阻挡项羽的进攻吗?"刘邦沉默不语,继而说:"但事已至此,那现在该怎么办呢?"张良稍加思考,想出一条妙计,于是在张良的示意下,刘邦决定收买项伯。张良安排两人会面,刘邦以兄长的礼节对待项伯,大献殷勤,且要和项伯结成儿女亲家。刘邦一边给项伯敬酒,一边解释说:"自从带兵入关以来,我是秋毫无犯,并且和百姓约法三章,还把府库的财产都严加封存,只等着项将军前来接收。我之所以派将士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强盗的。我日夜守在这里,是天天盼望项将军的到来,怎么能说到反叛呢?请您一定要在项将军面前替我多多美言,千万把我的心意转达给项将军啊!"一席话,说得项伯信以为真,便交代刘邦:"那你明天一定要早一点亲自来向项羽道歉,并说明情况,这样才能消除将军对你的误会。"会面结束,项伯又连夜返回鸿门,在项羽面前说了刘邦好多好话,经过项伯的一番努力,终于使原已紧张的局势得到缓解。

      公元206年,历史上演了这一幕著名的"鸿门宴"。话说在张良的精心策划下,也就是在项伯夜访张良的第二天,刘邦仅带着张良、樊哙和百余名从骑来到楚营拜见项羽。这种安排也表现出张良知己知彼战术运用得是恰到好处,他摸准了项羽的脾气,认为项羽乃一介武夫,性格直爽,他如果见到刘邦带着很少的随从,一定会失去戒心,且在宴会上如果真的要以多胜少,也不是很仗义。

      再说刘邦见到项羽后,连忙谦恭地上前施礼,解释道:"我与将军您听从怀王的调遣共同攻打秦朝,您在黄河以北作战,而我转战于黄河之南。但是战争的进程是谁也料想不到的,所以我侥幸先率领人马攻破函谷关,占领了关中地区,在这里再次和您相见。不料现在却有小人在您的面前说我的坏话,导致了将军对我产生误会,请您一定要明察。"项羽看到刘邦只带着很少的人马前来赴宴,且举止间又是一副谦恭委屈的样子,不禁也觉得自己在对待刘邦的问题上有些失礼,不禁脱口说:"这都是你的左司马曹无伤告诉我的,说你要在关中称王,不然,我怎么会气成这样呢!"。于是,一场剑拔弩张的局势终于得到了缓和。项羽当天便留刘邦和他一起喝酒。席间,项羽的谋臣范增屡次冲项羽使眼色,又再三举起腰间所佩的玉块(音同"决"),暗示他快做决定,杀死刘邦,免除后患。但项羽仍犹豫不决,所以只顾埋头喝酒,对范增的暗示视而不见。范增情急之下,只好从帐外召来勇士项庄,对他交代说:"咱们项王做事不够狠心,这一定会招来祸患,你现在进去借向他们敬酒的机会,请求用舞剑助兴,乘机杀了刘邦,如果不痛下狠招,你们这些人将来都要变成刘邦的阶下囚了。"于是项庄就进去给刘邦敬酒,敬酒完毕,项庄说:"大王,今天您宴请沛公喝酒,军营中也没有什么可娱乐的,请允许我用舞剑来为大家助酒兴吧。"项羽说:"好呀。"但这个举动让项伯看出了破绽,项伯和刘邦已约为儿女亲家,当然要保护刘邦了,就站起身来,拔剑和项庄对舞,不时用自己的身体护住刘邦。此时情势又变得紧张起来,张良一看情况不好,赶紧到帐外招来樊哙。樊哙问张良道:"里面现在情况怎么样?"张良答道:"非常危急啊!现在项庄拔剑起舞,哪里是助兴,分明是想要沛公的性命啊!"樊哙听到这里,急忙说:"现在情况危急!我请求进去,跟那个项庄拼了!"说完,就带着宝剑,手持着盾牌要闯人大帐,门口守卫的兵士想阻止樊哙,不让他进去,但樊哙力大无穷,守门的士兵哪里是樊哙的对手,樊哙侧拿着他的盾牌撞开人群,闯入军门,径直来到帐下。项羽一见来人凶神恶煞的样子大吃一惊,忙问:"这是什么人?"张良回答道:"这人是沛公的随从卫士樊哙。"项羽很欣赏樊哙,命人赏给他酒喝,樊哙也不推辞,站着一饮而尽。项羽又命人给他拿来一条腿,兵士抬来一只生猪腿,樊哙二话不说,把生猪腿放在盾牌上面,拔出剑来就切着吃。项羽越看樊哙越喜欢,连说夸赞:"真是一条好汉。"让左右的侍从又给樊哙捧上来一大杯酒。樊哙又是一饮而尽,并借着酒斥责项羽:"我跟随沛公打败秦军先您一步进入咸阳,但是我们沛公秋毫无犯,只等着大王你来。所以特意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是防备其他强盗或是避免发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像他这样劳苦功高,非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奖赏,反而仅仅是因为您听信了小人的谗言,要杀掉有功的人,您这是要重蹈已经灭亡的秦朝的覆辙啊!"樊哙态度激昂,字字掷地有声,说得项羽哑口无言。只好低头不语,只顾喝酒。一场紧张的局势眼看着有所好转,刘邦见情势缓和,就借口要入厕,招呼樊哙出来,张良也紧随其后。三人商量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张良断然决定,在这样的危急关头,刘邦不能久留,让樊哙保护刘邦迅速撤离,而自己独自留下来应付剩下的局势。

      过了一段时间,张良估计沛公快要到达霸上的军营了,就进帐向项羽告辞,说:"我们沛公喝酒喝得有些过量,不能跟您当面告辞了,委托我给您送上一双白璧,再送上一双玉斗,献给您的亚父范增。"项羽听罢问张良:"那现在,沛公在哪里呢?"张良巧妙地回答:"沛公听说您似乎有意要责备他,就先行告退了,估计现在已经回到霸上的军营中了。"项羽听到这里,也只能就此作罢了,无可奈何地从张良手中接过白璧,而范增听说刘邦已经安全返回霸上军营,接过玉斗,把它放在地上,拔出剑来将它击碎,仰天长叹一声说:"哎,项羽你太糊涂了,夺取你的天下的人必定就是沛公无疑了,而我们这些追随您的人也要成为刘邦的俘虏了!"

      再说刘邦,回到军营,立即杀了告密的左司马曹无伤。一场暗藏杀机、危险重重的鸿门宴就在张良的巧妙斡旋下化险为夷。在这场斗争中,张良与项羽、范增等人,斗智斗勇,显现出大丈夫临危不惧的果敢品质。为刘邦赢得了时间,化险为夷。

      巧施妙计入主关中

      汉元年(公元前206年),项羽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自立为王,史称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1。项羽看到如今秦朝灭亡后,天下局势暂时得到稳定,就开始大肆分封。因为总是看刘邦不顺眼,又总担心他的实力超过自己,所以也就顾不得当初在楚怀王那里订下的协议"先人关者为汉王",把偏僻的巴蜀地区分给了刘邦,封刘邦为汉王。明眼人一看便知,这个汉王只是个虚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汉中王",此外,项羽还借口说,巴蜀也是关中的地区。并且又三分关中,封秦朝降将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为王,这个举动纯粹是想借三人的力量来遏制刘邦的北上。接着又将自己的亲信和趁农民起义而拥兵割据的旧贵族们都分封为王,共封十八个王。对于这样的分封结果,刘邦当然是满腹怨恨,想率兵攻打项羽,但是经过萧何、张良的一再劝阻,认为现在的时机还未成熟,这才决定暂且隐忍不发。

      天下分封已定,因为张良是当初韩王成暂时借给刘邦的军师,于是张良打算辞别刘邦,再次回到韩王的身边去辅佐他。刘邦为答谢张良多年追随自己,给自己出了很多的妙计,多次化险为夷,离别之际赐给张良许多的金银珠宝。张良又把这些宝物都转赠给项伯,让他在项羽面前为刘邦请求再加封些汉中地区。项伯见钱眼开,立即前去说服项羽。就这样,刘邦占据了秦岭以南的巴、蜀、汉中三郡之地。

      同年七月,张良送刘邦到褒中(今陕西褒城),刘邦打算由此进入汉中地区。张良看到此处地势险要,周围群山环绕,四处都是峭壁悬崖,当中只有一条栈道(即傍山用木架设的路)成为沟通路途的唯一通道,张良看到这种地势,心生一条妙计,建议刘邦道:"您率领汉军从栈道通过后,就把这条通往汉中的唯一通道派人烧毁,这样一来,一是表示您进入汉中之后,以后没有东进的意图,消除了项羽对您的猜疑,二来没有了这条通路,也可防备别人对您的突然袭击。"刘邦遵照张良的指示,烧掉了沿途的栈道,进入到了汉中。我们现在以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张良的这个计策,可以给以其极高的评价,正是张良的这一招"火烧栈道",为刘邦在汉中地区休养生息、巩固发展军事力量和日后的向东挺进,取得了重要的保证。

      公元前206年的八月,经过一段时间修养的刘邦采用大将韩信的计谋,决定派兵东征。大将韩信足智多谋,采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办法,一举击败了章邯的主力。这也是古代战争史上著名的成功战例之一。原来韩信在出征前,派出许多士兵去修复先前被刘邦烧毁的栈道,摆出一副要从原路杀回的架势,用此来迷惑敌人。关中的守军听到这个消息,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关注韩信修复栈道的进展情况上,并加派主力部队在这条路线各个关口加紧防范,以图来阻拦汉军的进攻。但不料,韩信的这一招乃是虚晃一枪,真正的用意却在后头。当敌军的主力被引诱到了栈道这一线时,韩信立即派大军绕道到陈仓(今陕西宝鸡县东)这个地方,突然发动袭击,一举打败了章邯,平定三秦,为刘邦日后统一中原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这个计谋的顺利开展,也有赖与当初张良的"火烧栈道"的计策。可以说,一个"明烧",一个"暗渡",张良和韩信珠联璧合的表演,演绎了历史上的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

      再来说项羽,当他听说刘邦已经平定三秦,火冒三丈,决定立刻率兵还击。张良早己料到项羽会这样做。于是寄来一封书信来蒙蔽项羽,说:"刘邦这个汉王的称号名不副实,所以才会出兵拿下关中这个地方。既然已经得到这个地方了,一定会遵守约定不再向东进兵了,您大可放心啊!"并且,还把齐王田荣谋叛的事情告诉给项羽:"齐国现在要和赵联合起来攻打您,大敌当前,您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刘邦,而是他们,出于对安危的考虑,您对这些真正危急您安危的敌人不可不防啊!"

      张良此番话的用意是想把项羽的注意力引向东部,缓解刘邦的压力,结果项羽果然中计,放弃了对刘邦进攻的打算,转而攻打其他反叛的力量。张良此番的计策又一次把刘邦从险境中拉了出来,为刘邦赢得了宝贵的休整时间,为刘邦日后战胜项羽做了充分的准备。

      此后不久,项羽在彭城找借口杀死了韩王成,同年冬天,张良逃出彭城,躲过楚军的追查,终于又回到刘邦的身边,被受封为成信侯,此后便朝夕追随刘邦左右,成为刘邦智囊团中重要的一份子。

      从张良最初的"火烧栈道",到后来贿赂项伯,帮助刘邦得到大量汉中地区,最后又施妙计再次为刘邦转嫁危机,这一次次的神机妙算,终于为刘邦入主关中,积蓄反攻的力量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联合外援化解危机

      汉二年(公元前205年)四月,刘邦乘项羽调动大量兵力攻打田荣之际,率兵伐楚,攻陷了楚国的都城彭城。取得这次胜利后,刘邦的老毛病又犯了,像当年初入成阳时一样,大肆收集财宝,整日亲近美女,大摆宴席,结果给项羽回军解围赢得了时机。项羽听说都城彭城失守,马上亲自率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刘邦一时难以调齐大量人马,哪里抵挡地住来势汹汹的项羽,所以两军一接战,刘邦大败,仓皇之际,丢下父亲、妻子和儿女,只带着张良等几个少数的随从狼狈出逃。

      逃到下邑这个地方,刘邦下马倚着马鞍问道:"现在这种情势看来必须要找一些外援了,我打算舍弃函谷关以东等一些地方作为封赏,以激励那些得到赏赐的人和我一起抵抗项羽,你们看谁可以?"在这危难之时,又是张良想出了解决的办法,即"巧借矛盾,联合外援,共同击楚"的策略。他向刘邦建议道:"九江王黥布,是楚国的猛将,同项王有隔阂,当初彭城之战,项羽命他前去增援,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很是怨恨。因为这件事,项羽也是多次派使者前去斥责他。再说彭越,此人因为当初项羽分封诸侯的时候没有得到封赏,所以早就对项羽心怀不满,而且,当田荣反楚时也曾联合彭越一起造反,为此,项羽也曾派人多次去讨伐彭越,但都没有成功。再有一人,就是您帐下的大将韩信,此人为不可多得的将才,可以独当一面。您如果要舍弃关东的一些地方,就送给他们这三人吧,巧妙借助他们和项羽之问的矛盾,联合他们的力量,击败楚国就指日可待了。"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派隋何前往九江,游说九江王黥布;接着,又派人去联络彭越;同时,再委派大将韩信率兵北击燕、赵等地,切断楚军的后路。刘邦联合三人的力量,一同抵抗项羽,战争的形势又明显得到了好转。事实证明,最终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个人的力量。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张良在关键时刻给刘邦提出的这个"下邑之谋",虽然称不上是个很完善的军事战略计划,只是一种作战思路,但是它却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由于三股力量的汇合,才形成了一个包围项羽的军事联盟共同体,最终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把刘邦从被动挨打的处境中解救出一来,为最后打败项羽的总决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个"下邑之谋"也证明了张良军事眼光的长远,所以,刘邦赞叹张良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由此看来,这也绝不是溢美之词。

      汉三年(公元前204年)冬,项羽带兵在荥阳这个地方把汉王刘邦团团围住,双方打起了持久战,楚军兵力雄厚,出奇兵截断了刘邦汉军的粮食补给和军援的通道,众所周知,粮草是兵家取胜的保证,时间一长,汉军粮草匮乏,逐渐支撑不下去了。刘邦急得在军营中来回转圈,像热锅上的蚂蚁。这时,刘邦有个谋士叫郦食其的,给刘邦出了个主意:"想当初,商汤讨伐夏桀,将其灭亡后把杞国这个地方封给了夏朝的后人。周武王讨伐商纣将其灭亡后把宋国这个地方封给了商朝的后人。如今,秦朝施行暴政、抛弃道义,侵伐诸侯各国,消灭了六国的后代,让他们没有一点立足的地方。如果陛下您能够重新封立六国的后裔,六国的君臣百姓们一定都会对陛下您的恩惠感恩戴德,天下没有不归顺服从的。由于仰慕您的道义,大家都甘愿做陛下您的臣民。这样,随着恩德道义的推行,陛下就可以面南称霸了,就不要说楚王项羽了,他也一定会整好衣冠,毕恭毕敬地前来朝拜您了。这样,您还担心荥阳的包围解除不了吗?"这其实是一种顾前不顾后的做法,虽然能解决一时的难题,但又会使天下回到群雄逐鹿的战国动乱年代。但惊慌失措的刘邦早已经没了主意,听到这个方法可行,拍手称赞,火速命人刻制印玺,让郦食其马上巡行各地去进行分封,来一解当前的窘境。

      这时张良的及时出现,又避免了一场致命错误的发生。此时,张良恰巧外出归来,拜见刘邦。刘邦边吃饭,边把谋士郦食其所提的实行分封六国的主张讲给张良听,并且得意地问他:"这条计策很不错吧。"不料张良听罢,大吃一惊,忙追问:"这是谁给您出的主意啊?如果要是按照他说的这样做,你的大事就完了。"刘邦不明白,问:"这是因为什么呢?"

      张良顺手拿起酒桌上的一双筷子,说:"请允许我借用您面前的筷子为您分析一下当前的形势。"他说:"首先,昔日商汤讨伐夏桀而把夏朝的后代封于杞国,周武王讨伐商纣并把商朝的后代封于宋国,那是因为其后两者的力量都不足以和他们抗衡,他们能随时致后两者于死地,您认为您现在能控制项羽并致其于死地吗?"汉王答道:"不能。"张良说:"第二,昔日周武王攻人商朝的都城后,对商容的德行大加表彰,于是后人常用"武王式商容之间"的典故来表示周武王拜见贤良之人的急切之心,接着,他又重新修筑比干的坟墓,释放了关在狱中的箕子,其用意是稳同刚刚取得的政权,用来鞭策本朝的臣民,您现在是表彰贤人的时候吗?"汉王答道:"不是。"张良接着分析:"第三,周武王曾发放巨桥粮仓的存粮,散发鹿台府库的钱财,以来赏赐那些贫苦的民众,但他用的都是敌国的积蓄,可是您现在的粮草自己都不够度日,您认为您有能力来救济那些贫苦的民众吗?"汉王答道:"没有。"张良又说:"第四,周武王灭亡商朝之后,把兵车废止不用,改为人们坐的车具,又把兵器倒置存放,用以昭告天下,与民休息,不再使用武力。可如今陛下您作战正酣,战况吃紧,您能像周武王那样做吗?"汉王答道:"不行。"张良又说:"第五,周武王将战马都赶到华山的南面去放牧,表示天下已经转入到太平的年代,没有再使用它们的地方了,但您现在正激战不休,您能让战马也到华山的南面去吃草吗?"汉王答道:"不行。"张良继续说:"第六,周武王把牛都赶到桃林的北面去放牧,以此表明不再靠它们运输作战用的粮草了。如今,您也能效仿周武王,不再靠牛群运输、积聚粮草了吗?"汉王答道:"不能。"张良又说:"第七,再说那些天下靠游说诸侯生活的士人,他们离开了自己的亲人,舍弃了祖坟,告别了老友,来追随您四处奔波。但他们日夜追随您的原斟也只是想得到一块小小的封地。假如您现在恢复六国的后代的封地,那些四处游说的士人一定会各自回去侍奉他们的君主,陪伴他们的亲人,返回他们的故居,如果是这样,那陛下您又和谁一起夺取天下呢?"张良继续说:"第八,当前的唯一大计就是使楚国不再强大,如果您封赏的六国的后代又屈服于楚国而追随楚国,请问,您如何让他们来臣服于您呢?如果您真的采用郦食其的这个计谋,那您的大事也就完了。"听到这里,汉王刘邦吓得出了一身冷汗,饭也不吃了,吐出口中的食物,大骂郦食其:"这个笨书呆子,差一点坏了老子的大事!"

      细细看来,张良的分析,真是环环相扣,精妙至极,且切中要害。他看到了古今形势的不同,没有用古代的办法来套现在的形势,而是根据当前的形势制定出符合现在战况的军事指导思想。这次关键性的阻挡分封,为刘邦避免了一次重大战略错误,为其日后在楚汉争霸中取得胜利,为西汉王朝的建立减少了不少阻力。不可否认,在认清形势、制定政策、指导作战方面,张良是一位富有远见的政治家和洞察形势的谋略家。

      抚韩安彭垓下决战

      汉四年(公元前203),正当刘邦被项羽团团围困在荥阳的时候,韩信却在北路战线上顺利进军,以破竹之势,迅速攻克了魏、代、赵、燕和齐五国,占领了长城以南、黄河以北和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取得了北面战场的全面胜利,完成了对成皋楚军的战略包围,有力地支持了刘邦在正面战场上的作战,为刘邦最后取得胜利、建立汉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取得了丰硕的战争果实,韩信派人禀告刘邦,要求封赏,说:"齐人生性狡诈,反复无常,齐地南边又与楚相邻,这里如果不设王,就难以镇抚齐地。望您能允许我自立为假(代理)齐王。"刘邦一听,不由得火冒三丈,当着使者的面,破口大骂道:"我等人马被围困在这里很长时间了,日夜盼着他前来相助,想不到他却要自立为王!"当时,张良正好坐在刘邦的旁边,张良是何等的精明,他深切认识到,韩信的向背对楚汉战争的胜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况且,齐地离荥阳远在千里之外,即使这个时候韩信要自立为王,刘邦也是鞭长莫及,根本无力阻止。索性不如顺水推舟,向韩信卖个人情,来换取韩信对自己的衷心。想到这里,张良连忙在案下轻轻踩了刘邦一脚,刘邦也不是傻子,立刻明白了张良的暗示,迅速反应过来,于是改口骂道:"大丈夫建功立业,要做就要做个真王,何必要做假王!"前后两句话过渡得很自然,也就没引起韩信使者的疑心。

      同年二月,刘邦派张良拿着印绶去齐地封韩信为齐王,并征调韩信的军队前去攻打楚军。加封韩信为齐王,虽然是刘邦对韩信的暂时妥协,但这个顺水人情居然笼络住了韩信,成功地解决了汉内部的权位矛盾,不至于韩信产生二心,而是让其一心一意归顺自已,从而赢得了楚汉战争天平上关键的一个筹码。在这个安抚韩信的过程中,张良起了关键的作用,若是刘邦只凭意气用事,在这作战的关键时刻与韩信反目成仇,那有可能就让韩信生出二心,这样就自然会分裂抵抗楚军的力量,那在短时间内打败项羽,建立汉王朝也成了泡影。所以,张良总是能在合理的时间提出合理的建议,刘邦对张良也是言听计从,二人的精诚合作,才建立了大汉政权。刘邦听从张良的建议,稳住韩信以后,楚汉战争的对抗局势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此时,由于韩信以齐地为根据地,不断袭击楚军,并占领了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而彭越又屡次从梁地出兵,断绝了楚军运送粮草的通路,使楚军供应困难。而汉军方面,刘邦的军师萧何稳坐关中,不断地给前线运送来大量兵员和充足的粮草,刘邦兵足粮足,在荥阳以西逐渐稳住了阵脚。战争的形势对项羽是越来越不利。项羽无奈,只好与刘邦议和。双方彼此约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合约签订后要立即执行,从此以后,井水不犯河水。项羽遵守约定撤军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打算引兵西归汉中。但张良认为不可,张良认为现在的局势是对项羽不利,在项羽处于腹背受敌处境之时,正是刘邦出击的好时机。于是他和陈平一起建议刘邦:"如今我们汉军占据了天下的三分之二,现在正是消灭楚国的大好时机,所以现在应该采取穷追猛打的战术,一举完成统一大业。如果现在让项羽向东撤军,无疑是放虎归山,以后必将是后患无穷啊!"刘邦点头称是,采纳了两人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刘邦追击楚军到阳夏南面,同时传下令去,命各路率军西向,在固陵(今河南太康)会师。但却迟迟没有等来韩信和彭越等人所率的援兵。没有了后援,一时间战事吃紧,刘邦惨遭失败,被围困在固陵营垒中。刘邦坚守在固陵的壁垒中,焦躁不安,便向身边的张良求助:"都这么长时间了,为什么他们的援兵迟迟不来呢?"张良是最善于分析对方的心思的了,所以对这样的结果他早已是料到了。见刘邦询问,忙回答:"楚兵已呈灭亡之势,您也已经加封韩信和彭越两人为王,但您却没有给他们划定属于他们的疆界。所以两人见无利可图,当然也觉得没有理由来充当这个救兵了。如果您能和他们两个人约定打败楚国后,共分天下,我相信,这两个人肯定会立刻赶来。如果不这样,最终的胜负结果,还不知道呢。"刘邦一心要解当前的燃眉之急,虽然心中老大的不情愿,仍然采纳了张良的意见。不出张良所料,两个月后,韩信和彭越两人果然派兵来增援。

      汉四年(公元前203)冬,汉军各路人马终于将项羽围困于回奔彭城的路上——垓下(今安徽灵壁县沱河北岸)。在这个地方,历史上留下了很多典故,如"垓下之围"、"十面埋伏"、"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从这些典故来看,也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过程。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兵围项羽于垓下,经过一番厮杀,十万楚军剩下的已不足两三万人,损失惨重。一晃数日过去,楚军粮草断绝,外无援兵,不禁陷入一筹莫展的窘境。时值隆冬季节,加上刺骨的寒风,漫天的飞雪,楚军将士忍饥受冻,多有怨声。忽然一天夜里,随着凄切的风声,四面隐约地传来楚歌,低沉凄怆,令人伤怀。楚军中的士兵多是楚人,听到家乡的歌谣,再无斗志。就这样,韩信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楚军的士气,终于打败了项羽,才有了后来的"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这悲剧性的两幕。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二月,刘邦正式登基,史称汉高祖。同年五月,汉高祖在洛阳南宫大摆筵席,举行庆功大典。酒席之间,觥筹交错,气氛十分热烈。刘邦显得特别高兴,当论及项羽最终失败,而自己开始很弱小,但最终能够取得胜利,一统天下时,刘邦说出取胜的关键,多亏了萧何、张良和韩信,这三人就是我们后来常说的"汉初三杰"。在话语言谈之中,刘邦盛赞张良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我不如子房啊!"子房就是张良。

      定都关中复道谏封

      汉五年(公元前202年),刘邦称帝后,建立了新的国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定都的问题。都城建在哪里,对一个新兴的王朝的巩固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起初,汉高祖刘邦本想长期在洛阳定都,朝廷中的大多数群臣也都持赞同意见。因为朝中的众臣多为六国旧人,难舍故土。这时,齐人娄敬求见刘邦,向高祖刘邦陈说关中的地势险要,劝刘邦不要定都洛阳,改为定都关中。他说:"请问陛下您定都洛阳,是否想与周朝一比隆盛威势呢?"刘邦说:"是。"娄敬接着给刘邦分析道:"可是您和周朝夺取天下的方式大相径庭啊。周朝的开创者,靠的是几十代人的积德累善,正因为凭借着高尚的品德,所以使得天下的诸侯纷纷仰慕,前来归顺,最后消灭了暴虐的商纣王。到了周成王继位后,周公辅佐他,在洛阳建立都城,因为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各地诸侯前往交纳土贡和赋税,所走的道路里程是相等的。这也说明了有德的人可以得到天下,而失去德行的人则会遭到灭亡。所以当周朝兴盛的时候,天下和谐。但是等到周朝衰落的时候,天下的诸侯都不来朝见,周朝统治者对这种情况也是无力控制。这并不是周朝的德行淡薄,只是它所处的形势变弱了。可如今陛下您呢,您是从沛县起义,席卷蜀、汉,又平定了三秦之地,和项羽在荥阳和成皋之间作战,大大小小加起来也有少说数百场战役,天下的百姓在这场楚汉战争中,死伤无数,可以说在您的这场战争中,天下是怨声载道。百姓哭泣的悲声还未断绝。伤残的人员还不能行走,您就想与周成王、康王时代的隆盛威势相比美,我私下认为两者不能相等。再来说秦地,地理位置披山带河,地理形势坚固,即使突然有了危急,百万军队可以立即调动停当。正因为秦地素来是丰美膏腴之地,崤山以东地区就算是乱了,秦国的旧地也仍然可以完整地占有。所以,我建议您应该入关在这里建立都城。如今如果您在秦地建都,就好像是和人打架,掐住了他的脖子又攻击他的后背。能充分占据主动的地位。"

      一番话,说得刘邦没了主意。朝中的其他众臣纷纷劝刘邦不要听信娄敬一面之词,竭力陈说洛阳也有很多天然的险要,非常适合建都。这时,张良在关键的时刻说了话,他支持娄敬的主张,说:"洛阳虽有这些天然的险要,但它的腹地太小,方圆不过数百里,容易腹背受敌,不是安邦定国之都。但是关中却不是这个样子,它既有险要的地理位置,又有肥美的土地和富饶的物产,加上北面还有可供放牧牛马的大草原。若在此建都,可以凭借北、西、南三面的险要固守,又可向东控制其他诸侯。天下如果安定,则黄河、渭水可以开通漕运,往来运输天下的粮食,供给京师所需。如果天下诸侯一旦发生兵变,也可顺流东下以运送粮草,这足以维持给出征队伍的补给。这正是所谓的坚固的城墙千里之长,富庶的天然府库之国啊!还是娄敬的主张切合实际情况。"张良的分析详细而又深刻,加上他的决定经过实践的检验,往往是正确的,所以深得刘邦的信赖。因而汉高祖刘邦当即决定定都关中。八月,刘邦正式迁都长安(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此次顺利定都也多亏了张良的通盘考虑,若没有张良鞭辟入里的分析,单评娄敬一人的劝谏,高祖刘邦可能不会同意得那么痛快了。

      汉六年(201年),汉高祖刘邦将功臣包括张良在内的二十多人封为侯爵以后,剩下来未被受封的功臣们议论纷纷,日夜争功不决。

      一天,刘邦在洛阳南官,从复道(搭建在半空中的通道)上望见许多大将三三两两地坐在沙土上彼此间窃窃私语,刘邦很好奇,就询问身边的张良他们在谈论什么事情。张良回答:"他们在商量如何谋反呢!"刘邦听张良这样说,不禁大吃一惊,急忙追问:"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什么又要谋反呢?"张良回答:"陛下您有所不知啊,当初您起自布衣百姓,是凭着这些人才夺得了天下。现在您做了天子,可是受封的都是像萧何、曹参这样的您平时喜爱的人,而诛杀的都是平时和您结怨的人。现在这些还没有得到封赏的其他功臣们都在琢磨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个天下还有多少可以拿来封赏的。这些人还担心,您不但不能封赏他们,还怕您追究他们过去的过错,最后会被杀,因此聚在一起商量谋反的事情呢!"刘邦这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忙向张良问道:"那该如何是好啊?"张良给他出了个两全其美的好办法,张良问高祖:"请陛下想一想,在这些功臣当中,有没有这样一个人,他的功劳非常大,可是您平时又是最恨他的,且大家都知道你们的关系。"刘邦说:"那就是雍齿了。这个人非常的可恶,自恃自己是豪强出身,多次羞辱我,还在战争中屡次背叛我,但后来又归顺我,还立了很大的战功。所以我虽然早想杀他,但考虑到他的战功,始终下不去手。"张良说:"那您赶紧先封赏雍齿。大家看到连您这样痛恨的人雍齿都被封赏了,自然就都会放心了,就不会再想什么谋反的事情了。"于是,刘邦听从了张良的建议,摆下酒席,宴请群臣,并当场加封雍齿为什方侯,还催促丞相、御史们赶快定功行封。群臣见到高祖这样做,真是皆大欢喜,纷纷道:"像雍齿那样的人都能封侯,我们就更不用担心了。"

      张良的这个做法,不仅纠正了刘邦任人唯亲,按照自己的私心进行封赏的弊端,而且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轩然大波,及时稳定了刚刚建立的国家的政局,使一个新生的政权暂时得到了安定。综观之,张良就是先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以改变认知的方式,采取不计前嫌的攻心术,轻易平息了一场骚乱,稳定了大局。这种做法也常常为后世政客们效法。

      借言学道远离政治

      汉朝建立后,刘邦为了稳固既得的利益,开始分封有功的将士,来维护自己的统治。但帝王的猜忌心都是很严重的。所以此后不久,刘邦开始有计划地铲除一些势力比较大,有野心的异性王。公元前197年,陈稀谋反,自立为王。次年,张良跟随刘邦出兵,消灭了陈稀。这年正月,刘邦的妻子吕后在长乐宫设计杀害了韩信,三月杀彭越;七月,英布反汉,第二年败死。张良看到这种情况,便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

      其实,从一开始张良辞谢刘邦的厚重封赏就可以看到张良为人清醒的态度。汉六年(201年),刘邦大封有功之臣。张良虽然没立过战功,但刘邦给予其很高的评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虽然你没有带兵出征,但你的功劳比那些奋力征战沙场的将士都大。每次战争的取胜多是你的功劳,你自己在齐地选择三万户作为封地吧!"确实如此,张良虽未效命疆场,可是他所提出的计谋,对刘邦的战役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比攻杀战场的将军高明万倍,受封也当之无愧。可张良却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和陛下在留县相会,这是上天把我授给陛下您的。陛下采用我的计策,只不过是我侥幸料中的,我希望只封给我留县这个地方就可以了,不敢承当三万户的封地。"于是刘邦就封张良为留侯。那时的县,刚经战乱,大概不会超过一万户。从这个角度看,张良对财帛一点都不贪心。俗语说的好"无欲则刚",正是因为不贪心,所以张良才不会像其他那些有功之人那样,最后落得个"狡死,走烹"的可悲下场。

      此后,他总是托辞多病,闭门不出,在政治斗争中保持着清醒的态度,后来,他上书说:"我的祖先曾是韩国几代的宰相,不幸韩国灭亡,我不惜舍弃万贯家财,为韩国向强大的秦王朝报仇,震动了天下。后来,我蒙皇帝的信任,当了军师,不过出了点主意就被封为万户侯,这对一个普通人来说已经是所能享受到的最高待遇了,所以对我来说已足够啦。我只愿抛开人间俗事,将追随仙人赤松子去云游罢了。"

      虽然不再介入政治,从帝王之师转为了帝王的座上宾客,但在张良的晚年,如果汉王朝中出现了棘手的问题,有很多人会向张良问计。如汉十年(公元前197年),汉王朝内部又出现了一场新的危机。因为刘邦晚年宠幸戚夫人,而且感觉到吕后有异心,有代刘而改朝的迹象,所以萌生了改立戚夫人的儿子——如意为太子的意思。当时朝中的大臣,纷纷上书,陈说改换太子的弊端,但刘邦执意不听。眼看自己儿子的位子就要被剥夺,吕后只好向久已不问政事的张良求救。张良考虑到太子之位,事关重大,不可轻易更立,若随意更换,只会造成朝廷内外的权势之争,不利于刚建立的王朝的稳定发展。于是他给吕后出了个主意,让他请"商山四皓"出山,在太子左右跟随。原来这商山四皓,都八十多岁了,节义清高,不肯接受汉朝所赐的爵位,隐居于山林中,高祖刘邦屡次聘请四位出山辅佐自己,四人都不来。如果这四人跟随太子左右,刘邦一定会询问。事情果然和张良预料的一样,在一次酒宴中,刘邦看到太子身后站着四位须发皆白的老人,非常诧异,就问太子,太子如实禀告,说是自己请来的隐士。刘邦长叹一声:"看来太子羽翼已丰,翅膀变硬了,我也是奈何不得他了。"于是从此再也不提更换太子一事了。后来,太子终得继承王位,吕后为此对张良也是非常敬重。张良的这个举动为汉王朝稳住了大局。体现出张良考虑问题的全面和深入。

      司马光对张良有这样的评价:"人世申有生就有死,犹如黑夜过后是白天一样的必然。自古至今,根本就没有任何超越自然而独立存在的事物。张良是如此明辨事理和深谋远虑,他是完全知道神仙不过是些虚幻奇异的东西罢了。但他却要随同赤松子远游,他的聪明智慧是显而易见的了。在功勋和名位之间,正是做人臣的难以选择、难以放弃的地方。即如高祖刘邦所称道的,不过只有三个才能出众的人罢了。但是淮阴侯韩信被诛除,相国萧何被拘禁到狱中,这不就是因为功名已达到巅峰却还舍不得罢手的原因吗?所以张良借与神仙交游相推脱,遗弃人间凡事,视功名如同身外之物,把荣誉利禄抛在脑后,所谓"明哲保身不问世事。

      所以,张良正是能看清形势,知道利益纷争的利害关系,到了晚年专心修道养精,崇信黄老之学,静居行气,学习辟谷(不吃东西)之术,欲轻身成仙。但吕后感念张良的恩德,看到他不吃东西,实在是看不过去,就劝他不要太难为自己,张良最后还是听从了劝告,仍食人间烟火。直至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病逝于长安。张良采用了这一明哲保身的办法,抛弃功成名就后的荣华富贵,飘然出世,避开了政治斗争的漩涡,与清风明月为侣,逍遥自在地度过了晚年。为人为事真是精明啊!

      回顾张良的一生,一个文弱书生,从国破家亡,遍散家财,致力抗秦,体现出的是大勇;到青年时代,巧遇黄石公,偶得兵书,学得兵法,体现出的是大幸;到后来追随刘邦,转战南北,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体现出来的是大智;晚年看清形势,借言学道,远离政治,明哲保身,体现出来的是大忍。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写赞道:"汉业存亡俯仰中,留侯于此每从容。固陵始义韩彭地,复道方图雍齿封。"全诗肯定了张良作为谋略家的一生,不愧为帝王之师,为大汉王朝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