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嘉之才:平二袁之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1 属于:郭嘉
  • <a href=/renwu/GuoJia/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郭嘉</a>
    郭嘉
      官渡之战中,曹操大获全胜,袁军一败涂地。气急败坏,懊丧无比的袁绍,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忧惧而死。曾参加官渡之战谋划的郭嘉,又跟随曹操进 讨袁绍的长子袁谭、少子袁尚。此时袁尚继承父位,袁谭不满。袁尚疑忌袁谭,拨给他指挥的兵力甚少,还派亲信逢纪跟从袁谭,实则监视。袁谭多次要求增兵,袁 尚与谋臣审配等不与,袁谭大怒,杀死逢纪。曹操渡过黄河攻袁谭,袁谭无奈,向袁尚告急。袁尚欲分兵助兄,又怕袁谭取兵众不还,于是就以审配守邺城,自率兵 众前往助袁谭,与曹军在黎阳相持。从建安七年(公元202年)九月到次年二月,大战城下。结果,袁谭、袁尚败退入城。曹操将围黎阳城,袁军连夜逃遁。曹军 一直追到邺城下,并把田里的麦子收走。诸将因连战皆捷,皆欲乘胜进击,郭嘉却在大家的兴头上,提出停攻、撤军,南征刘表。众人大惑不解。郭嘉解释说:"袁 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有郭图、逢纪为之谋臣,必交斗其间,还相离也。急之则相持,缓之而后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若征刘表者,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 一举定也。"

      郭嘉在此提出了最有效地消灭二袁的方案,并对提出这一方案的依据进行了透彻的分析。在当时的形势下,乘胜进攻消灭二袁似 乎是顺理成章的。但二袁还有相当的实力,消灭二袁要付出相当的代价。在战争中常常是,甚至主要是依靠自己一方的英勇奋战,乃至伴随着一定的牺牲,才能达到 消灭敌人的目的,但如果能够巧妙地使敌人自相残杀、坐收渔人之利,才是最高超的战争指挥艺术。故《孙子》中说:"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 兵,善之善者也。"又说:"故兵不顿而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曹公注曰"不与敌战,而必完全得之。立胜于天下,不顿兵血刃也。"指挥敌人自相残,不战而 屈人之兵,这种奇迹有时是不可思议的,但也最能显示谋士的才能。郭嘉提出的正是这样的一个使二袁火并、自相残杀的奇妙的谋略。这个谋略不是空想,而是具有 潜在依据,完全可以实现的。当然,那些磨刀霍霍、杀气腾腾,主张乘胜进击的莽汉们,是看不到、想不出的。郭嘉却清楚地看到了二袁存在火并的矛盾基础。袁绍 本想舍长子而立少子,生前未能安排就绪,袁尚抢先一步继承袁绍之位,袁谭则自号军骑将军,各不相让,这是二袁争权夺利,进而火并的根源。郭图与逢纪等谋臣 为了各自的私利,分别拥戴袁谭、袁尚,谋臣的分裂和怂恿,必然加剧二袁的矛盾,这是火并的促进力量。

      二袁虽存在着尖锐的矛盾,但这种 矛盾受客观条件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它可由潜在状态发展到激化,也可能被削弱而暂时隐蔽。即二袁"急则相持,缓而相争。"作为第三者的曹军一方,不能仅隔 岸观火,守株待,坐待二袁的火并,而应积极地给予影响和加以引导。这时曹军一方,处于十分有利的,主动的地位。但如若急攻,二袁面临覆亡的共同下场,必 然一致抗曹以求生;如若缓兵,二袁则不畏败亡而自相争权。郭嘉的巧妙谋划,首先是缓兵停攻,使二袁从迫在眉睫的危亡恐惧中解脱出来,与曹军的外部矛盾下降 为次要矛盾,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但仅此尚不能达到目的,因为曹军视眈眈地守在旁边,忧心忡忡的二袁,是不会无所顾忌地火并的,故而还需要撤兵,佯 装进攻刘表,这完全是为欺骗敌人而制造假相。"故善动敌者,形之,敌必从之。"二袁即会乖乖地听从安排,放手火并起来。待其两败俱伤,即可坐收渔人之利, 兵法上叫做"乱而取之"。郭嘉的这一谋略如此巧妙、高明,众人听后佩服得五体投地。曹操高兴得连连称善,即于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八月,下令南征刘 表。心惊胆战的袁谭、袁尚大喜过望,接着果然争夺冀州。袁谭被袁尚打败,无计可施,只得派辛毗向曹操乞降。曹操虽以征刘表为名,麾军南搦,却一步三回首, 两眼盯着二袁。刚到西平,即止步不前,见二袁果然火并,心中大喜,一口答应袁谭的求降,立即出兵援救。十月,军至黎阳。袁尚遂放弃平原之围,退守邺城。十 二月翻脸讨袁谭,建安十年远征辽西乌丸。曹操占有冀州,不久全占冀、青、幽、并四州。郭嘉精心设计的平二袁之谋,步步实现。他又建议广收人才。"河北即 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使之,以为省事掾属。皆(郭)嘉之谋也"。郭嘉因功被封为洧阳亭侯。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