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是怎么灭亡的?隋灭陈渡江之战四个月灭陈

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朝认为,没有必要再以后梁牵制陈朝,后梁已无利用价值,于是隋废梁帝,后梁灭亡。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三月,隋下达了讨伐陈的檄文,历数陈后主的罪状,命人抄写了30万份,潜送到江南,四处散发,以散瓦解陈朝的人心士气。
十月,隋在寿春(今安徽省寿县)设置江南行省,任命晋王杨广为尚书令,高熲为长史:统领灭陈军事。又任命杨广、杨俊、杨素为行军元帅,兵分8路,攻打陈 朝。杨广率军出六合(今江苏六合县),杨俊率军出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杨素出永安,沿三峡而下,荆州刺史刘仁恩出江陵(今湖北江陵),会合杨素东下;蕲 州刺史王世积出蕲春(今湖北蕲春),庐江总管韩擒虎出庐江(今安徽合肥),自横江(今安徽和县)渡江,攻打姑苏;吴州总管贺若弼出广陵,自瓜洲渡江,攻打 京口(江苏镇江)。青州总管燕荣出东海(江苏连云港),从朐山渡海以攻南沙,防其海上逃窜。这次用兵一共动员了51万8千军队,杨广出任总指挥。在东接沧 海,西到巴蜀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进发。
虽然是兵分8路,但仍是遵循已经制定好了的战略,在东西两个战区协同作战,西战区一方面要攻取上流各重要州县,一方面要牵制并截断陈上流诸军,使他们无法救援首都建康(今南京)。东战区则直扑陈朝首都建康,灭掉其中央指挥机关。
隋军将发起渡江作战的时间定在新、旧年交替之际,这有其军事上的考虑,因为每年年底和第二年年初是长江的枯水季节,此时渡江会容易许多,公元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解放南京的时间选择的也是长江的枯水季节。
开皇八年(公元588年)十二月,隋军率先在上游发动攻击,直指武昌,将陈朝长江防线沿武昌切断,使其上游部队无法沿江东下,增援建康,确保攻打建康战 役的胜利。杨俊督水陆军10余万屯驻汉口,并派一部人马南渡长江攻占樊口(今湖北鄂城西北),接着进攻江夏(治所在今湖北武昌)。
杨 素率水军下三峡,当行至流头滩(今湖北宜昌市)时,陈朝将军戚昕率水军阻击于狼尾滩(今湖北宜昌市)。杨素怕在白天挥军而下时被敌人知道兵力虚实,所以在 晚上指挥水军沿江而下,同时派步兵从南岸袭击戚昕的营寨,派大将军刘仁恩率骑兵在北岸打败陈朝军队。在天亮时大败戚昕,然后率水军顺江东下。陈朝部队被有 力地牵制在汉口以西,无法增援建康,隋军达到了预期的战略目标。
陈朝的将军中也有明白人,他们多次向朝廷建议:在西线加强有效的阻 击,东线长江下游的京口(今江苏镇江)、采石(今安徽省当涂)对拱卫京师建康(今南京)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必须加派精兵屯防,并要求派出200多艘战船 沿江防守,以备不测。但腐朽的陈后主及其执政大臣却对这些正确的建议置之不理,他们还将原有的防守部队撤除,将船舰集中到京师作欢度春节的庆典娱乐之用。 京口、采石等战略要地也不加强防务。他们一味地在那里自我麻醉,说什么:"王气在此,敌人能奈我何?"又说:"长江天堑,隋军能长翅膀飞过来吗?"
当有人报告,长江上游防线已崩溃,情况十分危急。他们竟胡说:"边将为了求功封赏,最爱夸大敌情",于是照样饮酒作乐,赋诗填词。
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正月初一,这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长江北岸的隋将贺若弼、韩擒虎未等到与西路大军会合就分别从京口(今江苏镇江)、采石(今安徽当涂)渡江。由于是欢度春节的日子,陈军纷纷投降,隋军未遇到像样的抵抗,贺若弼首先兵临建康城下。(图8)
这时的陈后主才感到末日来临,于是日夜啼哭。当时建康尚有甲士十余万,可以一搏,大将任忠向后主献策:"兵法客(客指进攻的一方)贵速战,主(指防守的 一方)贵持重。今国家足食足兵,宜固守台城(建康的宫城,有殿宇三千多间,在今南京市内),缘(秦)淮立栅,北军虽来,勿与交战。分兵断江路,无令彼信得 通。给臣精兵一万,金翅三百艘,下江径掩六合(今江苏六合县)。彼大军必谓其渡江将士已被俘获,自然挫气。淮南士人与臣旧相知悉。今闻臣往,必皆景从(陈 宣帝太建十年,公元578年三月令任忠都督寿州诸军以拒周)。臣复扬声欲往徐州,断彼归路(彭城汴水之路),则诸军不击自去。待春水既涨,上江周罗目侯等 尔及新蔡诸军,必沿流赴援,此良策也。"(《隋书・任忠传》)
任忠在危急关头所提的建议包括如下要点:
(1)沿秦淮河修建防御工事,守住宫城,不与敌交战。
(2)派军队阻断敌军与江北的联系,乘快艇奔袭六合,因为六合是隋军平陈总指挥晋王杨广的前沿指挥部,若晋王杨广与渡江部队联系被切断,指挥部又遭攻击,隋大军一定会认为渡江部队已被歼灭,士气必大挫。
(3)任忠过去在淮南带过兵,现愿渡江到淮南召集旧部,前往徐州切断敌方的归路,隋大军定会自然撤退。待春季江水大涨,上游的部队会沿江驰援,威胁将彻底解除。
应该说,任忠的计划既大胆新奇又切实可行,无奈陈后主对军事一窍不通,又生性怯懦,早就被隋军吓破了胆,后主的亲信施文庆知道将军们痛恨自己,所以凡是有可能使将军们立功的方案他都反对,凡是可能使将军们吃败仗的方案他都赞成。没了主意的陈后主听不进任忠的良言。
过了一段时间,陈后主又心血来潮,他说:"兵久不决,令人腹烦,可呼萧郎一出击之",大意是:"战事久拖不决,真令人心烦,让大将萧摩诃领兵出战。"任忠知道这样瞎指挥必败,于是向后主叩头,请求千万不要盲动,但后主听不进。
陈军倾巢而出,在建康城外摆开阵势,绵延二十里,首尾不能相顾。隋大将贺若弼只有甲士八千人,见陈军出战,严阵以待。萧摩诃本是陈朝一员难得的虎将,可 陈后主这个风流情种,在此危难时刻,竟与其妻通奸。萧摩诃十分气愤,消极避战。鲁广达率军力战,杀退隋军。贺若弼重新组织进攻,攻到那个"文武全才"的孔 范阵前,结果一触即溃,陈军大败而回,连骁将萧摩诃也作了俘虏。
这时,隋将韩擒虎一路也来到建康城外的石子冈。陈将任忠见陈朝气数已尽,投降了韩擒虎,引擒虎军,直入建康朱雀门。守军欲抵抗,任忠说:"老夫都投降了,你们还能成什么事!"于是,士卒放下了武器。
韩擒虎部队攻入宫中,吓得陈后主东躲西藏。
陈后主一边跑,一边说:"刀枪锋刃可不认人"。最后看中了一口枯井,觉得可以藏身,于是藏到了井中。四处搜索的隋军发现了井下隐然有声,放下绳索,勒令 投降,井台上的隋军拉绳而上,觉得十分沉重,正疑心陈后主可能是个超级肥胖者,拉上来一看,见陈后主和张丽华、孔贵嫔三人抱在一起,众人不禁哄然大笑。
不久晋王杨广也领兵进入了建康城。杨广入建康,即斩陈"五佞(即陈朝五个大奸臣),下令收陈朝图籍(地图与户籍),封存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下人都认为杨广做得好。
隋军让陈后主写亲笔信,命令各地的抵抗部队向隋军投降,陈朝灭亡。
四月,晋王广班师,带着陈朝的文武官吏、士族、百工杂技以及乘舆、服舆、图籍、法物等此行,队伍长达500里。
陈后主等陈朝宗室人员被押送到京师后,隋文帝对他们十分优待,陈后主享受隋朝三品大员的待遇,隋文帝还数次接见他。陈后主也表现得十分恭顺,入隋后得以善终。陈氏子弟众多,文帝怕他们在京城为非作歹,于是将他们安置到边疆,分给他们田产,每年还要赏赐衣物。
隋灭陈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面对政治腐败、武备松弛的陈朝,隋文帝把弱敌当作强敌打,精心规划,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战略方针,最后在西起巴蜀,东至沧海的大战场上向陈朝发动了排山倒海般的攻击,在四个月内就灭亡了陈朝,以较小的代价赢得了巨大的胜利。
上一篇:第一节 泰山封禅,追求仁寿
下一篇:第三节 扬清激浊,监察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