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青智破敌军的故事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1-25 属于:狄青
  • <a href=/renwu/DiQIng/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狄青</a>
    狄青

    狄青(1008—1057),字汉臣,汾州西河(今山西汾阳)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卓越的战功。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

    当时,西夏国经常侵犯边塞,烧杀劫掠,无所不为。宋廷新招募的士卒号称"万胜军",却因没有经过严格训练,又缺实战经验,屡吃败仗,几乎变成了"屡败军"。

    这天,西夏兵又杀过来了,宋军出来抵挡。西夏军见对手仍是那些不中用的"万胜军",哪里将他们放在眼里,争先恐后地扑上来,准备将其一鼓歼灭。哪知对手沉着冷静,进退有序,打得勇猛顽强,与以往大不相同。渐渐地,西夏军支撑不住了,纷纷后退,却被另一支"万胜军"挡住了去路。西夏军腹背受敌,乱作一团,几乎被全歼,只有少数骑兵逃出了重围。后来他们才探听到:原来名将狄青率领其精锐的翼军来到西北边关,却故意都打着万胜军的旗帜,难怪西夏人要因轻敌而惨败了。(本文追学网lishi.zhuixue.net首发)

    两军交战,钲与鼓,一静一动,闻钲收兵,鸣鼓出击,这是军中常识。狄青镇守泾原路时,强敌在前,众寡悬殊,他思量着要出奇制胜,便传令军中:人人舍弃弓弩枪戟,只带护身短刀;听得第一阵钲声,全军停止前进,就地待命;听得第二阵钲声,装出要退却的模样,却不准乱了阵势;待钲声一停,立即大声呼喊着冲杀过去。

    第二天两军相向前进,眼看来到近前,西夏军见宋军没有长枪大戟,都有点疑惑。忽然听得宋阵中钲声齐鸣,宋军都驻足不前,西夏军更加疑惑不解。过了一会儿,第二阵钲声又起,宋军都转过身子,似乎要撤退了。西夏将士猛然间都"恍然大悟"了,不禁纷纷笑道:"哈哈,这是要逃跑了!谁说狄青英勇?今天明知不敌,要当逃命将军了!"话音未落,这边钲声亦止,宋军忽然转过身来,大呼着冲向敌阵。西夏军猝不及防,宋军已到近前,只听得阵阵哀号,前面的士兵已饮刃而倒。后面的士兵回过神来,欲待反击。可是贴身肉搏,长枪大戟难以挥舞,弓弩羽箭更派不上用场,全都成了累赘;而宋军的短刀短剑在人堆里攒刺挥劈,砍削切剁,却是得心应手。西夏兵自相践踏,死伤大半,没死没伤的也胆颤心惊,落荒而逃。

    狄青在宋夏边境四年,大小二十五战,机智多谋而又勇为可当,被敌人敬为天神。就像契丹人称杨业"杨无敌"、女真人呼岳飞"岳爷爷"一样,西夏人也呼狄青为"狄天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