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设水驿交通
1271年,忽必烈采纳刘秉忠的建议,仿前朝正式建立国号,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建国号为"大元",称元世祖,并将中都 改名为大都,这年,郭守敬被擢升为都水监,负责全国河渠水利的经营治理工作。郭守敬一上任,就向忽必烈提出要在全国范围内兴办水利工程,得到了批准。第二 年,忽必烈便下诏通知所辖各路,要兴办水利。
1274年,忽必烈派兵大举南下伐宋。为了保证华北平原对前方军需的供给,提高通信和交 通效率,元朝政府决定在原有陆路驿站之外,增设水路驿站。因此,郭守敬奉命考察,今河北、山东、江苏等地的水道交通情况,确定水路交通的路线。郭守敬经过 详细的实地勘查,将大都南方华北平原中心,济州、大名、东平一带汶水、泗水同御河及大运河相通的形势和连接的水道交通网,绘制成图,连同自己确定的五条河 渠干线,上报元朝政府。忽必烈在郭守敬呈报的实际情况和规划设想的基础上,决定西起卫州,中以东平为枢纽,东连鲁中、南,南至徐州、吕梁的黄河下游,北接 运河直到杨村,建立了水驿交通站,备有船只供官员来往和传递文书,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南方攻宋军队的指挥联系和军事给养的运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