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七下西洋:错失一次殖民世界的机会?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1 属于:郑和
  • <a href=/renwu/ZhengHe/ target=_blank class=infotextkey>郑和</a>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600年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堪称中国海洋史,乃至于世界航海史上一件跨时代的大事,至今仍为我们津津乐道。但是当我们真正想走近历史的时候,我们却 发现为我们留下的的材料实在是少之又少,这仅有的材料还有许多被蒙上怪诞的面纱。让我们掀开扑朔迷离的神话传说,从中寻找历史的真实吧。

       洪武七年(1374),明太祖朱元璋派遣使节到云南,要求其地的统治者――蒙古梁王把匝剌瓦尔密接受明朝的统治。但是梁王却公然杀害使节,拒绝了朱元璋 和平外交的努力。太祖终于在洪武十四年(1381)失去了耐性,命令能征善战的将军傅友德,率领30万大军进攻云南。洪武十五年,明军占领了昆明;梁王以 自杀的方式结束了生命,而他的将领和军队则成为明朝的俘虏。在众多的俘虏当中,有一个信奉伊斯兰教姓男孩,也就是后来的郑和。当征南将军傅友德与他的 军队在路上偶然遇到这个10岁的男孩时,就问他有关梁王的下落。这个男孩回答说:"他跳湖了!"傅友德觉得这个男孩聪明伶俐,即使他知道实情,也可能会加 以隐瞒;而且还有胆量这样回答一位将军,因此他俘虏了这个男孩。

      三年后的洪武十七年(1385),25岁的燕王朱棣担任傅友德的副 手。这个男孩在净身之后,就被安置在燕王的家中做近侍。本来皇宫中烦琐的礼仪和等级森严的尊卑之分,通常会造成皇室成员与太监之间的距离。但是郑和却凭借 着自己出色的才能赢得了朱棣的信任。家谱上记载郑和"身长九尺,腰大十围,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过面,齿如编贝,行如步,声音洪亮。有智略,知 兵习战",虽然不乏溢美之辞,不过仍然给人一种体形魁梧、威风凛凛的将军形象。俊朗的形象赢得了朱棣的好感,在朱棣南征北战的十余年间,郑和一直在左右服 侍,在帝国边境的军营中朝夕相处,培养出了深厚的友谊和高度的信任感。而郑和本身的高素质更是征服了朱棣的心。郑和接受过基本的文化教育,据说他还读过 《论语》和《孟子》,这在太监群体中是不多见的,更为主要的是郑和拥有卓越的军事才能。从主仆相识的那一天开始,郑和一直伴随着燕王东征西讨,学习用兵之 术,与主人并肩作战。最后终于在1390年,在对抗北方草原地带蒙古人的战役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具备了这三方面的优势并不足以让 朱棣放心地把航海的大权交给郑和,毕竟成祖身边有一大批被他信赖的太监。但郑和拥有着一个得天独厚的优势,让领兵航海的这一位置非他莫属。郑和的远祖是从 西域来到云南的,祖父和父亲都曾航海到伊斯兰教的圣地麦加去朝圣过。受到家庭的影响,郑和了解海洋,懂得一些航海知识。另一方面,当时印度洋沿岸各国都信 伊斯兰教,南亚许多国家则信仰佛教。而郑和出身于穆斯林家庭,对佛教也有深入的了解,这也使他可以很畅通地与他们进行交流。这一切的一切最终促使朱棣下定 决心把庞大的舰队交到郑和。这一次的信任不仅使明朝威名远播海外,更成就了郑和千古伟人的形象。

      至于为什么成祖会令郑和下西洋,实施 前无古人的大航海行动,留给我们的只有谜团。有人说是为了宣扬大明王朝的国威,有人说是为了与邻邦建立友好往来,有人说是为了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有人说是 为了发展海上贸易,也有人说根本不是什么"国事交往",而是"帝王家事"——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为了消除心腹之患,因为他怀疑被自己篡位谋害的亲侄子朱 允炆,在宫廷大火中逃脱了,于是他密令手下"遍行天下郡县",先后历时20余年,搜寻其下落,并同时"遣郑和浮海下西洋以寻其迹"。

       不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事实证明郑和下西洋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有的说它开辟了世界航海史的新纪元,有的说它掀开了世界文明史的新篇 章,有的说它表明中国最早实行对外开放,有的说它证实华夏最先实践"蓝色文明"和"海洋战略"。在郑和下西洋后的五百年之际,梁启超发表《祖国大航海家郑 和传》,称郑和下西洋是中国人的骄傲,"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也。"

      永乐元年(1403), 朱棣下令开始建造帝国的庞大船队,这支船队包含了商船、战船及粮船,计划前往中国海及印度洋上的港口。这样一支前所未有的庞大船队,将载着帝国所拥有的各 式宝物,因此境内各省立即全力以赴投入这个庞大的计划。五月,又下令福建造137艘远洋航行的帆船。3个月之后,再下令苏州江苏江西浙江湖南、广 东诸省,建造另外二百艘船舶。而在永乐元年十月,朝廷还命令沿海各省,迅速将188艘平底运粮船予以改造,以应外海航行所需。造船的工程,从永乐二年 (1404)一直持续到永乐五年(1407)。为应付帝国各式各样的特殊任务,建造或修复了1681艘以上的船只。由于沿海各省无法独力供应所需木材,因 此广大内地的伐木行动匆促地动员了起来,在长江和岷江流域四处寻觅大木。大木顺流而下,漂至可以顺利通向大海的船厂。几乎大半个帝国,都卷入了这个浩大的 造船工程。

      当时的太监特别喜爱这样一项差事,就是奉命到地方上为宝船征集木材。朝廷曾在一道圣旨中承认,这是一个很大的错误,并予以"收回"。因这些太监常在事后将木材卖掉,中饱私囊。朱棣发现这种贪污的太监后,立即将其处死。然而这种惩治行动,只不过是偶尔为之而已。

       然而,即使在这些震慑人心的宝船的光辉之中,暗藏着不满的种子,永乐皇帝也没有特别担心它——如果这些不满真的曾引起他的注意的话。这些船舶,还是一艘 艘地从江船厂的船坞下水,进入长江。朱棣注视着这批即将奉旨行事、整帆待发的船队时,他知道他统治下的光辉已经显现,而全世界即将目睹他的万丈光芒。

       成祖在永乐三年(1405)春天,于南京所聚集的这支拥有317艘船的船队中,到底有多少大型的宝船,现已无法知晓。据明朝小说家罗懋登在16世纪所写 的一本有关郑和远航的小说《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中所述,这种由总兵太监及其他使节所指挥的华丽船舶,仅仅只有4艘。而且,从历史资料的记载也可以证 实,宝船船队大部分由各种大小的其他形式的船只组成。在整个船队中,次大的船是八桅的"马船",有些长达103米,宽达42米。马船主要载运马匹,亦即朝 贡贸易中的主要部分。当然还载运有其他贡品,包括船只航行时,修缮船舶的各种必要材料。其次,是七桅的"粮船",大约长78米、宽35米,负责装载全体水 手——有几次远航的人数达到2.8万人和所需的食物。宝船船员中的大部分士卒,则由六桅的"客船"负责载运,该类船只长67米、宽25米。宝船船队拥有两 种战船,一种是五桅,长50米的"福船";另一种是比较小的八橹巡游艇,大约长37米或39米,用以震慑海盗。

      1405年7月11日,满载着2.7万余人的庞大船队,在郑和的带领下,从太仓刘家港出发。1407年秋,郑和带回了爪哇等国的朝贡使节,和数十船通过商贸换回的异域珍品,完成首次航行。

      几个月后,郑和二次出海。此次航行路线同前一次差不多,也是历时两年。

      1409年夏,郑和第三次统领船队出国。此次航行仍以东印度洋为中心,并在满刺加(今马来西亚境内)建立排栅城垣,盖了仓库,作为海上贸易的中转站。在从古里回航途中,郑和还在锡兰(今斯里兰卡)跟亚烈苦奈尔国王打了一仗,凯旋归来。

      1412年11月,明成祖下达第四次航海命令。这一次,郑和船队继续往西,将东非沿海列入了航程之内,进一步扩大了同海外各国的交往与贸易。此次航海时间较长,郑和于1415年回国,分遣船队一年后返回。

      1417年5月,郑和船队第五次出海远航。这次出海的主要任务,是护送19国使臣回国。郑和船队到了东非沿海最南的地区。

      1421年7月,郑和船队六下西洋,护送十六国使臣回国。郑和亲率的船队,到达了东非海岸慢八撒(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港)、竹步(今索马里)等国;并在宝船上设宴招待各国宾朋,代表明成祖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1423年返航时带回香料等珍品。

      1431年初,明宣宗已登基,为继承祖父明成祖的伟业和雄心,再次诏令郑和出海。第七次下西洋,历时三年多,郑和船队走访了近20个国家,还派出随员特地到伊斯兰圣地麦加朝圣。

       在从1405年至1433年这段漫长的时间里,总兵太监郑和所指挥的宝船船队,七次英雄式的远航,遍及了中国海与印度洋,从台湾岛到波斯湾,并远及中国 人心目中的"黄金国"——非洲。虽然中国从阿拉伯商人那里得知了欧洲的存在,但并不想去那里。欧洲这个"泰西"之地,所能提供的只有毛和酒;对强大的明 朝来说,根本不具备任何的吸引力。在这近30年之中,外国的货品、药物与地理知识,以空前的速度流入中国。相应的,中国也在整个印度洋上伸展了政治空间和 影响力。当时,世界的一半已经在中国的掌握之中,加上一支无敌的海军,如果中国想要的话,另外一半并不难成为中国的势力范围。在欧洲大冒险、大扩张时代来 临之前的一百年,中国完全有机会成为世界的殖民强国。

      600年的时光匆匆而过,无论是中国也好,世界也好,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中国人向来喜欢以历史上的辉煌而骄傲。也许正因为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真相无从查考,于是国人就"海阔天空"地进行种种浪漫而美妙的猜想,不仅把它神化,而 且把它意识形态化,作为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素材。在历史教科书中,郑和的太监身份被隐瞒了,受皇帝派遣搜寻建文帝下落的史书记载也被忽略了。人们看到 的,只是英雄人物的伟大形象和光辉事迹。郑和下西洋与"四大发明"一样,被视为中国对世界文明发展的最大贡献之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