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自画相如涤器图》赏析 作者:唐伯虎
相如:即司马相如(前179—前118),字长卿。西汉辞赋家。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少好读书、击剑,景帝时,为武骑常侍。景帝不好辞赋,他称病免官,来到梁国,梁孝王死,相如归蜀,路过临邛,结识商人卓王孙寡女卓文君,卓文君喜音乐,慕相如才,相如以琴心挑之,私奔相如,同归成都。家贫,后与文君返临邛,以卖酒为生。武帝即位,读其《子虚赋》,深为赞赏,因得召见。涤器:洗器具。
琴心挑取卓王孙,卖酒临邛石冻春。
狗监犹能荐才子,当时宰相是闲人。
琴心挑取卓王孙,卖酒临邛石冻春——这两句是说:风流才子司马相如以琴声挑取卓王孙的女儿卓文君,两人一起在临邛县卖酒谋生,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洗酒器。卓王孙:卓文君之父,精通冶炼技术,因善于经营,终致豪富,资财无数,家仆众多。临邛:县名,在今四川省。石冻春:酒名。
狗监犹能荐才子,当时宰相是闲人——这两句是说:当时一位为皇帝掌管猎犬的官都能够为皇上推荐有才华的人,宰相真是清闲的无事可做呀。狗监:汉代掌管皇帝猎犬的官。这里指杨得意。他曾经向汉武帝提及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司马相如因得召见。《史记·司马相如传》:"蜀人杨得意为狗监,侍上。上读子虚赋而善之,曰:‘朕独不得与此人同时哉!’得意曰:‘臣邑人司马相如自言为此赋。’上惊,乃召问相如。"
作品前两句饶有趣味地记述了当年司马相如琴挑卓文君的事,后两句从当时司马相如为汉武帝所赏识的机缘出发,一方面慨叹司马相如的命运之奇,一方面讽刺了当时的宰相有失其职。作品流露出诗人对司马相如一生际遇的唏嘘赞叹。